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十七》)

【註釋】

由:仲由,字子路,《史記》說小孔子9歲,是事奉孔子最久的弟子。

誨女:誨,教誨。女,同汝。

【討論】

在有子、曾子、子夏、子禽、子貢、子游之後,子路登場了。子路是孔門「四科十哲」之一,屬政事科。本篇「為政」,本章講「知」,大有深意。

任何一個人都有所知、有所不知,這是常識。然而,一旦牽涉到權力、利益、臉面,能坦然承認自己的「不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不過,孔子辦學,很多學生將來是要從政的,所以孔子特別強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關於此章,《論語註疏》中講「孔子以子路性剛,好以不知為知,故此抑之」。的確,孔子因材施教,但是他所講的話,同時也有普遍性,是藉機講了個道理。

關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荀子‧子道篇》中有更詳細的記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說······你「衣服既盛」,臉上又神氣十足,那麼天下將有誰肯規勸你呢?子路換了衣服再進去,孔子說:「志之!吾語女。奮於言者華,奮於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有不足矣哉?」(在說話方面趾高氣揚的人誇誇其談,在行動方面趾高氣揚的人自我炫耀。從臉色上就能知道他有才能的人,是小人啊。所以君子知道了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是說話的要領;會做的就說會做,不會的就說不會,這是做事的準則。說話合乎這要領就是明智,行動合乎這準則就是仁德。既明智又有仁德,哪裏還有不足之處了呢?)

需要指出的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內涵很深,不同的人理解可深可淺。

先舉個西方的例子。古希臘德爾斐神廟的神諭說,蘇格拉底是雅典最聰明的人。蘇格拉底本人不信,先後找了政治家、詩人(相當於現在的暢銷書作家)、工藝家(比如建造城牆或者製造軍艦的人),發現他們根本沒有甚麼大智慧可言。蘇格拉底恍然大悟:「現在我才知道,神為甚麼認為沒有人比我更聰明了。因為我最起碼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很無知,別人卻連『無知』也不知道。」而蘇格拉底為甚麼知道自己「無知」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真正信神,對神謙卑。

當然,西方還有個更悠久的故事。《聖經》記載:神造了人,安置在伊甸園裏,「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可是人受了蛇的誘惑(吃了不一定死,「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吃了,被神逐出了伊甸園。

許多人受無神論的影響,不理解這個故事的真義,荒謬的認為這是愚民政策。對《聖經》信仰者來說,說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是罪,是指人以受造之物的地位,拒絕造物主,試圖與造物主同等,超越本位。人是神造的,人智慧的來源,也只能是神;只有在神的旨意裏,人才能正確地知善惡。

就現實社會來講,許多人盲目迷信現代科學,以為能認識一切、征服一切、改造一切。這是極端的狂妄、愚昧。如果這種思想控制了人類,人類只能快速滅亡,其實當今人類早就陷入困境了(例如人類造的核武器能把地球毀滅幾十次了)。

以上只是簡單做了點引申、發揮。對於一個願意思考的人,無論是反思個人命運還是反思人類困境,都可以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中得到教益。#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註疏》(十三經註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