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400年的茶果嶺村,抵不住城市發展的腳步,據地政總署張貼的收地告示,8月19日是收地最後期限,寮屋村將走入歷史,將於2030年前建成六幢公營房屋。時光回到100年前,在1922年的軍部地圖上,九龍半島東部有一處標示為「Rocky Hill」(石山)的地方,顯示高度為497英尺,為現時同樣位置高度的兩倍,「Rocky Hill」就是現在的茶果嶺。每年黃曆六月十三日,村民至今仍在天后古廟慶祝魯班先師誕,見證著這段「石山」往事。
位於九龍灣水道東面的茶果嶺,在19世紀初立村,村民以採石和務農為主,立村的原居民為客家人,主要的姓氏有鄧、羅、曾、邱、黃等。「茶果嶺」之名的來源有兩個說法,一是當區的石山形態酷似客家小食茶果(茶粿),因此得名,另一說法為石山上種的血桐樹葉子可以用來蒸茶果。
見證打石業歷史 罕有的石砌廟宇
走訪茶果嶺天后廟,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廟宇牆身以巨大的麻石建成,全部取材於當地,建於1948年,是香港十分罕見的石砌廟宇。左殿的「四山公所」石匾刻於清代,天后廟的正殿供奉天后,左右兩殿供奉魯班與觀音。2010年評級為三級歷史建築。
茶果嶺天后廟歷史並非如此短暫,根據廟宇歷史紀錄,舊址位於觀塘茜草灣畔,在道光年間建成,並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修,可惜在1911年至1912年期間被颱風吹毀,舊址被發展為亞細亞油庫,30年後才遷至現址重建新廟。建廟的石匠就地取材,成就了如今的天后廟。
走訪茶果嶺村,從村內的其它建築選材,也可以一窺打石業對村中建築的影響。1900年興建的羅氏大屋是村內現存最古老的民居,樓高兩層,以花崗石砌成,現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建於1951年的香港路德會聖馬可堂,牆身亦可見麻石紋理。
自19世紀起,九龍東部的四條打石村——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及鯉魚門,均開闢了石礦場,以人手開採花崗岩的工業為主,稱為「四山」。開採花崗岩需要大量人力,也體現了傳統匠人的智慧。工人先在礦石的表面開鑿石孔,再用木楔打進孔穴,透過灌水入木楔的方式讓其膨脹,石材因此爆破。
採石並非大力氣的男丁才可以參與,婦女和兒童也佔據一席之地。在未有碎石機的年代,要靠人手「揼石仔」,將大石敲碎,這些小碎石一樣可以賣到好價錢,可以用以混入水泥中作建屋用。不同的訂單需要不同尺寸、材質的石頭,採石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採石師傅需要有經驗進行判斷石材質量。
這種傳統的採石方式延續到二戰後,採石業引進了火藥、炸藥爆破石材,不再需要像過去那樣用人手開鑿了。引入炸藥採石又延伸出另一個問題,1967年的「六七暴動」,因有人盜取工業火藥製造炸彈造成人員傷亡,港英政府嚴格管制火藥,採石公司也因此受到影響,不再獲發牌照,採石業進一步式微。
在茶果嶺開採的石材在香港本地建設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如西環碼頭石壆、啟德機場、海底隧道、舊高等法院(現終審法院)、舊中國銀行大廈等都使用了本地石材。
魯班誕延續至今 客家風味「師傅飯」
在茶果嶺的節慶活動中,除了黃曆三月廿三的天后誕以外,黃曆六月十三日的魯班誕也是重要的民俗活動,凝聚街坊情誼。
魯班(公輸班)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木工匠,因是魯國人,故被人習稱為魯班。古代典籍如《禮記》、《戰國策》、《墨子》、《孟子》等,其中都記載有他的事跡,魯班發明了許多建造工具,並制定了建造法則。香港的「三行」(木匠、泥水匠和石匠)都供奉魯班為祖師爺。位於香港西環青蓮臺的魯班先師廟於1884年由當時從事「三行」的工人合資籌建。在茶果嶺的天后廟內亦供奉著魯班先師,每年都會慶祝魯班先師誕。
今年的魯班先師誕正日在7月30日,時晴時雨的天氣並沒有阻礙茶果嶺村民賀魯班誕的熱情,遵循傳統舞獅前往天后廟內供奉的魯班先師,參拜建造業祖師魯班。隨後街坊鄰里在茶果嶺鄉民聯誼會會址齊聚一堂,張羅著派給公眾的「魯班飯」(又稱「平安飯」、「師傅飯」)。獨沽一味的黑木耳咸菜燜豬肉,隱藏著客家人的濃濃情意。面對眼前即將成為回憶的寮屋村,村民們各懷心事,或喜或悲,唯有珍惜僅有的相聚時光。
在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出版的《村梭茶果嶺——城中村的回憶備份》中有一段口述歷史記載,介紹1960年代創建的海天酒家為村民在節慶活動中締造的回憶,昔日的魯班先師誕,鄉民聯誼會負責採購食材,讓海天酒家幫忙「加工」成「師傅飯」鹹菜豬肉,分發給街坊。可惜海天酒家已結業,並於2006拆卸,當年幫忙加工「師傅飯」的舊式餐館只存在街坊們的記憶中。
茶果嶺村是客家村,因此派發的「師傅飯」是客家風味,客家燜豬肉用的是梅頭肉,鹹菜用的也是傳統方式醃製的濃味鹹菜。在西環的魯班誕派的「師傅飯」則不同,據「香港記憶」網站記錄,過去在西環魯班誕的正誕日,建造業休息一天,許多店鋪向市民免費派發「師傅飯」,白飯加上粉絲、蝦米、眉豆等,傳統認為小孩吃了「師傅飯」會像魯班一樣聰穎。
*********
「四山」曾經的石礦場已經邁入史冊,牛頭角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興建公屋,茜草灣建成麗港城,鯉魚門的石礦場僅剩廢墟,茶果嶺如今面臨寮屋村清拆,街坊四散,這段往事終將淹沒在時代巨輪之中。◇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