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樂嗎?」看似簡單的一個問句,在當下生活壓力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下,似乎變得難以回答。但在港島以南的薄扶林村,有這樣一群笑容常掛在臉上的婦女,在照顧孩子、工作之餘相聚一起,以天然資源及在地物料,用一雙巧手做出一件件實用的手工藝品,為村落增添色彩,也點亮了她們的人生。她們笑稱自己是「村姑」,傾談間透著喜悅的味道,究竟她們有哪些由心而發的快樂秘訣?

「村姑工房」製作的特色天然薯莨染。(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村姑工房」製作的特色天然薯莨染。(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每逢進入薄扶林村,總能感受到時光凝固的滋味,沿著蜿蜒的小徑拾級而上,經過一戶戶鐵皮屋民居,鄰里之間親切的問候,古舊的通花鐵閘留下歲月的遺痕,淳樸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似乎一切仍停留在數十年前。傅凱兒(Alice)十年前受薄扶林村明愛社區中心委託手繪地圖,自此之後就愛上了這裏,又將自己的天然染布興趣發揚光大,擔任導師開工作坊,薄扶林村成了她和村民的展示舞台。那時候的她沒想到,十年後她竟會為這條村的「村姑」們寫書,《薄扶林村姑手作誌》因此誕生。

今年5月最新出版的《薄扶林村姑手作誌》。(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今年5月最新出版的《薄扶林村姑手作誌》。(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村姑工房」所凝聚的快樂婦人,以充滿溫度的手作連結彼此。說也有趣,「村姑工房」的工作室,正是村內「快樂冰室」的舊址,似乎這快樂的因子一直延續著,生生不息。

《薄扶林村姑手作誌》作者Alice(左)在進行村落導賞活動。(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薄扶林村姑手作誌》作者Alice(左)在進行村落導賞活動。(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巧手舊衣變新衣 指尖流露出家人的愛

「在50年代的時候,我們的物質比較缺乏,有位幫人染布的叔叔,他走進村,一路走一路叫『染布啊』、『染布啊』。那時候的村民的衣服穿久了變得很殘舊,就拿去給他染,染好後就變得新淨很多。」在薄扶林村長大的曾麗群(Jenny),娓娓道來一段往事,半世紀前的村中生活,似乎與當今「村姑工房」的各式染布工藝有了連結。Jenny形容,當時的生活貧苦,購物沒有如今那麼方便,但那種對生活從容的態度是現在的人有錢都買不到的:「我們的東西都不捨得扔掉,修修補補,染色後又變成像新的一樣,那時候的生活真的很從容。」

在薄扶林村長大的Jenny運用自家店舖門口的榕樹根染布,創作出美麗的天然染作品。(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在薄扶林村長大的Jenny運用自家店舖門口的榕樹根染布,創作出美麗的天然染作品。(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薄扶林村的大榕樹,榕樹根也可以成為天然染料。(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薄扶林村的大榕樹,榕樹根也可以成為天然染料。(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由Jenny的薄扶林村往事作為開場白,一下就引發了幾位「村姑」的熱烈討論。被Alice形容是「女兒的車手」的蘇麗安(Ann),十多年前嫁入薄扶林村,為照顧兩個女兒盡心盡力,煮得一手好菜,又學會了縫紉和染布,成為「村姑工房」的重要成員。Ann分享:「有些東西真是有錢都買不到的,比如我女兒學校的牧童笛,外面沒有牧童笛的套賣,我就會自己車,車給我女兒和她的同學。還有我女兒的褲子,我也是買布車給她穿,我會特別做長一點,先收短,到她長高又能放褲腳,既慳家又環保。」在當下機器生產成為主流的時代,還能擁有母親一針一線量身定做的衣物和保護套,顯得彌足珍貴。

「女兒的車手」Ann(中)介紹自己的手作。(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女兒的車手」Ann(中)介紹自己的手作。(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2019年薄扶林聚落節時長哥(左一)和玲玲姐(右一)合照。資料圖片。(陳仲明/大紀元)
2019年薄扶林聚落節時長哥(左一)和玲玲姐(右一)合照。資料圖片。(陳仲明/大紀元)

2019年薄扶林聚落節的「村姑工房」染布。(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2019年薄扶林聚落節的「村姑工房」染布。(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薄扶林村常常舉辦各類活動,總能見到保育小組主席黃廣長(長哥)的身影,他的招牌裝扮就是各類色彩繽紛的染布衣裝,「我叫長哥不用買衣服,這些衣服都是我染的,穿起來很好看啊!」長哥的太太玲玲姐自豪地說,丈夫身穿的衣服就是她手藝的活招牌。她還展示了一張可以遮住一人的大桌布,運用藍染製作而成,從2019年用到現在仍然新淨。玲玲姐對手作工藝情有獨鍾,創辦的手作用品店「有情天地」經營至今,無論對家庭還是對外人,她都盼望透過手工的溫暖帶來滿滿的人情味。

一張可以遮住一人的大桌布的藍染作品,是玲玲姐最得意的作品。(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一張可以遮住一人的大桌布的藍染作品,是玲玲姐最得意的作品。(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成立於2018年的「村姑工房」。(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成立於2018年的「村姑工房」。(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從大自然規律中學習 染布體會生命態度

2018年薄扶林村籌備中秋晚會,村民邀請Alice前來布置,她就提議村民學習藍染,她擔任導師,大家一齊動手製作出美麗的布景。這一契機凝聚了一班村婦,「村姑工房」就此成立。「其中一樣東西我們都經常做的,就是在村裏面找花草去染。有些雜草是很好的天然染料,比如微甘菊被稱為『植物殺手』,會纏死植物,我們常常要清理掉很多這種雜草,我們就地取材,用它來做染料,做出來的墨綠色都很漂亮的。」

微甘菊被稱為「植物殺手」,但用來染布亦可以很漂亮。(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微甘菊被稱為「植物殺手」,但用來染布亦可以很漂亮。(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Alice分享,「村姑」們常常聚在一起,嘗試不同的植物染料進行紮染,多數都是就地取材,蘇木、黃薑、洋蔥皮、鬼針草、榕樹根⋯⋯都可以變成天然染料,染出多姿多彩的圖案。莎莉就是一位有很多新主意的巧手「村姑」,她創意十足,常常信手拈來一些新的設計作品,在教授工作坊期間不時有意外驚喜。她介紹,去年9月辦的一場藍染工作坊,教的是基礎的糯米糊型染,她無意發現被蟲蛀爛的莧菜葉竟然能夠拼湊成詩意盎然的花草圖案。工作坊後,她又嘗試用莧菜葉創作了一個手工袋,是她頗為滿意的作品。這些植物還可以用來做拓印,莎莉亦很喜歡拓印的形式設計各種圖案。她感言:「買一件東西和做一件東西是不同的,你能透過自己親手製作的過程,了解到前人的心意和功夫,也明白手藝的價值所在。」

薄鳧林牧場同樂日的「村姑工房」攤位。(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薄鳧林牧場同樂日的「村姑工房」攤位。(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談及天然染遭遇褪色的問題,Alice相信褪色是一種自然規律,「花開花落」與「季節更替」都是大自然保持欣欣向榮的必然,「我們明白要順應自然,因而就要欣賞這自然的褪色。」莎莉補充,褪色是必然,重點是人要用甚麼樣的心態去面對褪色,珍惜一件物品並非要保持其永遠不變,而是將其變成一件有用之物才是最好的惜物。

「村姑」莎莉介紹自己的作品。(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村姑」莎莉介紹自己的作品。(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村姑」Jenny樂於當導賞員,介紹薄扶林村的歷史文化。(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村姑」Jenny樂於當導賞員,介紹薄扶林村的歷史文化。(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自製上百布口罩贈村民 手作帶來的人情味

俗話言「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疫情爆發之初口罩短缺,明愛薄扶林社區發展計劃服務中心就聯同「村姑工房」趕製了一批布口罩給村內的老人家應急,從設計到剪裁、染布都由「村姑」們合力完成。當村中的長者收到這份心意時,都非常感激她們的付出。

平日就有自製生活小物送贈給親朋好友的阿如表示,當親手縫製的環保袋、小飾物送給身邊人的時候,他們都會感受到那份濃濃的心意,對她投以支持的目光,這也鼓勵著她繼續前行。微笑常掛臉上的阿如,最初是「村姑」中頗為內向的一位,沒想到剛加入工房不久,就被臨時派去一個給外國人開的工作坊,不會英文的她也順利完成了任務,比手畫腳向參加者示範染布。「很享受這個過程,很開心!我很喜歡車袋,有些染布的剩料,我就會用來拼布。我覺得很漂亮,又不浪費。」阿如在手作中找到了自信,做廚師的丈夫也非常支持她,常常穿上她染製的衣服,自豪地向身邊朋友介紹太太的手藝,也與她一同參與村內的活動。

「村姑」美儀介紹自己的作品。(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村姑」美儀介紹自己的作品。(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另一位「村姑」美儀在薄扶林的明愛中心做社工二十多年,如今換了工作仍對村中事務念念不忘,繼續加入「村姑工房」幫忙,被譽為「手作挑戰者」,她不只是專注於染布,還跟紮作師傅吳江乾學紮竹燈籠,又跟阿碧老師學習縫染技藝,她十分享受整個過程,感受到村內濃濃的人情味。

*********

一班快樂的「村姑」故事,在編輯丁穎茵的鼓勵下,由Alice寫進了《薄扶林村姑手作誌》中,今年5月新鮮出爐。Alice感恩:「穎茵這幾年都一直與我們學習染布和手工,並協助村中的歷史文物保育工作,當我有出書的念頭時,心中也很糾結,你叫我畫畫、做手作都可以,但寫字真的好頭痛,是她一直鼓勵我,認為村姑現在做的事情好有意義,應該要為她們和香港這個地方留下一些記憶,她於是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做編輯。」雖然Alice不是土生土長的薄扶林村民,但薄扶林村就好像她的第二個家,也讓她感受到快樂其實並不遠,正如她為書寫序的標題:「尋找初心——那個最根本最快樂的自己。」◇

「村姑工房」的藍染作品。(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村姑工房」的藍染作品。(二十魚禾HKFiling提供)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