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抽不到時間觀看《悲情城市》,在台灣短暫旅遊三日兩夜,反而花費了兩個多小時欣賞最新的修復版。

值得。《悲情城市》在1989年上畫的時候,沒有看過。是後來租影碟或影帶,看過一次。更深印象不在劇情,在海報。讀大學住宿舍的幾年,為向心儀對象顯示自己好似好有品味,刻意在床邊貼滿電影海報,王家衛的《阿飛正傳》當然是首選,但我更愛《悲情城市》陳松勇出殯的一幕,即眾人撐起黑傘,梁朝偉拿著靈位的那一張。舍監見到,說笑:「你都幾唔信邪。」那陣時不知道,貼張《鐵達尼號》,肯定受歡迎得多。

事隔廿幾年,再看,感受更深。一來,近年,多了台灣影視作品,講述台灣的白色恐怖時代,單單一套《返校》,已經讓很多人有興趣了解國民黨究竟做過甚麼事。30年前,還是禁忌,要不是先斬後奏,近乎瞞騙地交出台語為主的版本,在威尼斯影展獲得金獅獎,為台灣電影打開通往國際的缺口,能否避開禁映或刪剪的命運?哈哈哈。

其次,很多年之前,去過九份觀光一次。都是慕《悲情城市》之名而來。人類很奇怪,親身踏足過一個地方,就會增加一份感情。你跟我談阿根廷的民主化進程,你跟我談烏干達的獨裁統治,再震撼,畢竟有點離身。怎及得上今次身在台灣的國土,跟台灣的人民,齊齊見證前人的血淚史?

何況,對演員也熟悉了。30年前,像我這一類看TVB大的香港小朋友,大概只認識初露鋒芒的梁朝偉。梁朝偉不負眾望,往後晉身國際巨星行列。在他身後的配角,以前或者忽略了,今日卻會忍不住加倍留神。

例如飾演大兒子陳松勇的元配的陳淑芳,或者太保。前者早是國寶級演員,三年前憑《孤味》與《親愛的房客》同時奪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與最佳女配角,技驚四座。有看過那兩套電影的話,應該會跟我一樣,認同是實至名歸到不得了。

後者更神,特技人出身,一生也像配角,到69歲高齡,竟然有機會拍到《叔.叔》,一舉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起始點,可能正正來自三十多年前過台灣拍《悲情城市》,才有後來出現於《少年吔,安啦!》、《運轉手之戀》等台灣片的機遇。一直留在香港的話,大概太保再有一身好武功,也沒有用武之地。

當然,更加關鍵,是感同身受。《悲情城市》的主軸劇情,是國民政府從日本手中接收台灣後,二二八事件爆發,國民政府派遣軍隊武力鎮壓,自此實施高壓統治。

一家位於九份的酒家,老闆有四個兒子。二兒子於戰亂中失蹤;三兒子打完仗後,精神失常,康復,又因為得罪跟政府勾結的黑幫,被毒打到復發;大兒子更因此枉死;失聰的小兒子,以為可以獨善其身,最終也逃不過被政府清算的下場,生死未卜。死因,是資助反政府的組織。

那一年,《悲情城市》讓候孝賢首度贏得金馬獎最佳導演,陳松勇也順利成為影帝。不過,竟然失落最佳電影與最佳原著劇本,同樣不敵由關錦鵬執導的《人在紐約》。據說,事後,連關錦鵬也大表不解。當年,還是國民黨獨大的日子吧。不知為何,寫到這裏,便覺得,真的很悲情。◇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