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德國電影《西線無戰事》勇奪最佳外語電影的消息,再一次證明德國電影雖然沒有荷里活製作般受歡迎,但仍然能夠體現德國人的細膩和呈現藝術的能力。
翻看資料,原來電影是翻拍作品,而第一個版本又是基於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所寫的同名小說。他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服役,並因此經歷了戰爭的殘酷與荒謬,方能寫出《西線無戰事》這部著名的作品,成為一部反戰小說的經典之作。
本有望奪獎的 《維多莉亞》
我對德國電影涉獵不多,但幾年前我都曾經談及一部我極度推薦的德國電影《維多莉亞》(Victoria,台灣翻譯成《一鏡柏林》,意味更佳),以突破性的一鏡到底拍攝手法,用極富真實感的方式,折射在異鄉打拼的寂寞人所遇上的一夜激情。
令人嘆息的是,電影呼聲本來極高,但只因為「英語對白」超過四成,就被歸類為「英語電影」,未能獲得奧斯卡提名。有看電影的人,就知道這個講法有多可笑,女主角設定是西班牙人(飾演的女演員Laia Costa本身也生於西班牙),但不單男主角是德國人,導演也是德國人,整個拍攝地點也是在柏林。這樣也迂腐地認為這套電影不是德國電影而失卻參選資格,認真令人嘆息。
「反戰」的德國人
這部反戰電影獲獎,不知道跟烏克蘭和俄羅斯戰爭開打有沒有關係。同一時間,烏俄戰爭已一周年,德國媒體都有回顧自己國家在整場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認為德國從頭到尾都只是懦弱的說法,重新冒出。
我經常強調,對一個國家的歷史有認識,繼而進行批評,並無不可,但批評一定要有站在全面的基礎。德國情報首長開戰時被困烏克蘭,外交部長一開始仍然只送頭盔,的確令人感到德國的天真,氣憤自然難免。但電影也折射出德國人對過往兩次世界戰爭的沉重負擔。
早陣子,德國有左翼人士,舉行集會「反戰」,包括之前專欄介紹過的「華根克」,但其訴求背後,根本就是扭曲自我,與俄羅斯求和,這種對「和平」的追求,跟「正義」的和平,根本是一種矛盾的存在。
德國人的反戰盲點
無疑,戰爭極其殘酷,極其醜陋,兩大對戰方的群族,各自開動國家機器,日思夜想,如何殺滅對方。而正正就是戰爭殘酷,就更要反思如何結束戰爭。
我有聽過一個十分有道理的說法:「道德上真正的強大,不是消極地避免衝突和反戰,而是擁有贏得戰爭的力量,仍然能夠主動維持和平。」
這套電影,我尚未觀看,但我一定會儘快看。我希望德國觀眾看過之後,不會用更委曲求全的方法去追求和平,而是對極權國家一切挑起戰爭的所作所為,能夠有更加強硬的態度!◇
註:感謝《大紀元時報》授權轉載本文到:
http://www.stegermatt.de/blog-epochtimes-film-award/
有意見?對某個德國主題特別感興趣?
歡迎聯絡作者:mailto:stegermatt@stegermatt.d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