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諮詢委員會昨日(9日)舉行第200次公開會議,宣布多項古蹟評級結果。當中多項待評級的古蹟面臨不予評級或未達到預期評級,評級的背後或存在發展計劃,民間組織「本土研究社」研究員鄭捷龍(Stewart)旁聽會議並接受本報採訪,對今次會議的部份評級結果感到失望,認為當前香港的古蹟保育面臨倒退,對古村、古蹟的保育前路感到擔憂。
中大崇基學院教職員宿舍評級
位於沙田的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教職員宿舍E座、F座(博文苑),古諮會委員們初步意向兩座建築將不獲評級,公眾可在未來一個月提交意見,下次會議將由委員決定最終評級。中大於1963年創立,兩座建築便於2年後落成,幾乎見證著校園的發展史,而中大崇基學院的不少設施皆在1960年代中至1970年代中落成,可算作校內首批建築之一。作為一個系列建築,從外觀上由牛頭石砌成的毛石牆的建築特色均可以從兩座宿舍大樓、牟路思怡圖書館、明華堂、華連堂及崇基學院禮拜堂顯而易見。
「本土研究社」研究員Stewart表示,今次是中大校園內首次有歷史建築進行評級,古諮會在會上播放影片及並以簡報形式介紹兩座建築,有意無意疑將建築之價值貶低,數次指出建築遠離其他校園設施、較少學生使用等。令他感到奇怪的是,中大校園明明更有歷史及更具特色的建築物,卻遍遍在毫無先兆之下,選擇了這兩座地位較次要的建築進行評級,他猜想中大正打算進行工程,有拆卸兩座建築的計劃。翻查資料,校方在今年2月的《經濟日報》曾刊登一則全版廣告,推廣一項工程項目——「E計劃」,計劃將兩座鄰近大學站學校入口的建築拆去,以興建新的多用途大樓。根據過往記錄,古諮會一般甚少為戰後之建築進行評級,今次的刻意安排,疑似為校方提出,旨在為中大的發展大計開路,摒除被指拆古蹟的障礙。
會議期間,委員李志苗教授就指出校園尚有A、B、C座宿舍,對古諮會今次未有整全考慮而選擇逐棟評級有所質疑。委員葉頌文則從環保角度,指出兩座宿舍建築尚算保存良好,起碼還可以運作30年,近年亦有共享空間供學生使用,非當局所指般缺乏學生的回憶。
Stewart認為是次評級做法突兀之餘,亦未有與同期興建的鄰近建築,如崇基學院禮拜堂、眾志堂、牟路思怡圖書館、明華堂、華連堂及應林堂等一併評級,實屬拆件評級又一次明顯的不良例子。他建議古諮會應從善如流,為校園的同期建築群進行整體評級,方為上策。
民間努力成效微 彌敦道190號戰前洋樓評二級
位於彌敦道190號的戰前洋樓早前面臨拆卸風波,該古蹟早前被定為三級歷史建築,有保育團體提出應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上一次的古物諮詢委員會會議對此議題押後再審,昨日會議期間,大部分委員均同意擬議二級評級,表示該歷史建築在外表上雖然非常突出,但內部建築結構已大規模改動,故評級為二級較恰當。
Stewart表示,該建築傳出清拆消息後,民間自數年間積極尋找舊住客訪問,查出二戰日佔時期的悽酸往事,然而在各方努力下,最終仍無法爭取到一級歷史建築的名號,這不只是虛銜,亦是代表著對古蹟的重視程度。這次評級亦意味該建築被列作法定古蹟之機會近乎幻滅。
西貢古村建築不予評級 古村保育範圍或大幅縮水
建於1920年代前的新界西貢大浪22至26號及鄰近的構築物及約建於1960年代後的鹹田村屋,今次會議一致通過不予評級。就西貢大浪、鹹田兩村建築群從整體評級變成分拆評級,繼而降級,至今甚至不予評級,持續關注該建築物評級狀況的Stewart對此表示遺憾與無奈。事件已持續近一年,在多番質疑下,這次的評級無疑在倒行逆施,使古村的保育範圍大幅縮水,日後建築群的完整性恐蕩然無存。
就古諮會會議上的討論,Stewart認為古諮會雖然容許公眾旁聽,但公眾無法在會上發言及聽取委員及官員的回應,缺少互動,而且會議上進行的討論過程,只限極少數旁聽人士及傳媒可以觀察得到,不利古蹟保育的公眾教育及推廣。古蹟辦多次被指「小圈子」運作,與其委員的委任制度及透明度不足不無關係。@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