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組織「本土研究社」周三(1日)在社交網站Facebook表示,政府在去年施政報告推出的北都公路,功能上與現時的新田公路重疊外,初步規劃的走線亦會破壞不少原有生態及社區,估計全段18公里長的北都公路約四成路段將會為該區帶來生態破壞及居民迫遷的潛在問題。

本土研究社表示,北都公路全長18公里,從西邊天水圍一出發,無法避開具高價值濕地的地區,估計約有4.5公里的路段將會涉及濕地保護區或緩衝區。雖然政府聲稱北都公路會「以隧道形式穿過濕地」,但過往高鐵興建隧道穿過濕地時,亦會污染濕地及影響鄰近漁塘地下水,故即使以隧道「避開」生態敏感地,仍然會產生不少影響。

另外,北都公路穿過豐樂圍及南生圍一帶濕地後,往東北行會穿過牛潭尾近濾水廠以西一帶,當中除仍活躍的農地、漁塘外,也有錦鯉飼養場的集中地。再往北行至鐵坑、馬草壟,及至擬議終點的沙嶺,都有不少活躍農地,甚至是本地農業作業鏈的據點之一,如新興農場、富琴火龍果等,他們或都會因北都公路而前途未卜。較早前受發展計劃波及的農戶,有可能會因北都公路再一次被迫遷。

本土研究社又指,北都公路可能會連帶迫遷鄰近起碼牽涉5條鄉村,包括元朗躉頭、元朗壆圍、粉嶺鐵坑村、粉嶺馬草壟村、上水菴邊。除元朗壆圍外,其他皆是非原居民村或寮屋群,更容易成為基建開發下的犧牲品。然而政府在諮詢文件當中並未提及有關問題,本土研究社質疑這與當局提到的北部都會區「城鄉共融」的原則相違背。

本土研究社另指,現時北部都會區東西部分已有新田公路連接,認為新田公路與北都公路功能相若,「若改善現時的新田公路,會否已經能滿足需求?」惟從政府公布的項目文件中可見,當中提到的「諮詢重點」是如何「優化走線」,而非讓公眾討論北都公路計劃的必要性。@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