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將於本月底結束。有民間團體的研究發現,全港有約301公頃的官地未有被善用,面積相當於1.7個粉嶺高爾夫球場。批評政府無全面交代閒置官地資料,並將這重要選項剔出土地供應諮詢18個選項之外。

本土研究社昨日發表《隱藏選項:香港臨時使用及閒置官地研究》報告。研究團隊透過地圖工具、衛星圖片、航空照片及實地考察,勾劃出被空置或低效使用的官地,涵蓋短期租約用地、臨時政府撥地及未批租或撥用官地三類。

研究發現共有532幅、總面積達301公頃的未善用官地。其中493幅共264公頃無任何發展計劃,另外39幅共37公頃雖然有發展計劃、但沒有落實時間表。以葵青區最多未善用官地,達43幅共59.51公頃,元朗、屯門、大埔等區亦各有20多公頃。估算合共可興建約9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43個體育館及提供12萬個服務名額的安老設施。

最大一幅地閒置至少八年

研究社成員姚躍華表示,是次研究發現佔地最大的未善用官地,是近昂船洲公眾貨物裝卸區的一幅物流用地,面積達10.78公頃。政府建議以長期契約方式批給八號(西)貨櫃碼頭,至今未落實,土地閒置至少8年。研究亦發現政府批地方式黑箱作業,一幅約0.33公頃的短租用地被「公地私用」,批給深灣遊艇俱樂部,成為會員專享私人樂園逾30年。

姚躍華又指,部份臨時政府撥地撥給政府部門使用,但沒有機制監察其運用,亦沒要求部門須交還,形成政府部門「扣地」現象,當中一幅約2.35公頃位於東區隧道港島出口旁用地,原定計劃用作發展鰂魚涌公園二期,但遭警務處及食環署「扣地」不還,令原定的公園項目拖延20年仍未落實。

另一成員黃肇鴻表示,研究找出的約301公頃未善用官地業權皆屬政府,短期租約一般為期3至5年,完約後毋須收地賠償或改劃用途即可發展,能滿足各類中短期房屋及社區設施需求。但政府卻縱容「公地私用」、部門「扣地」及「永續短租」。批評政府在土地大辯論中營造缺地假相,刻意誘導市民支持移山填海等耗時的昂貴選項,促請政府全面公開各類政府土地資料,將這批未善用官地列為土地供應選項。◇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