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三十年代的舊香港,「秤」是平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街市內的魚檔、肉檔、菜檔、雜貨店、燒味店、酒樓廚房、藥材舖、甚至金舖都需要用秤。這種小小的桿秤你看過嗎?桿的一端會綁上勾或秤盤,令一端則綁著砣的老式秤。時移世易,香港人做事以高效率聞名,街市裏的秤不知不覺間都換成彈弓磅,物品一放在磅上便知道重量。同時,在八十年代起,政府積極推行十進制,以十進制作刻度的彈弓磅漸漸成了主流。年青一輩對斤兩的概念很薄弱,但老一輩人習慣以斤兩秤之,為照顧他們的需要,這些彈弓磅都有印上斤兩的刻度。

在二、三十年代的舊香港,「秤」是平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Sasa提供)
在二、三十年代的舊香港,「秤」是平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Sasa提供)

從桿秤看人生哲理

桿秤文化的核心是公平與誠信,秤桿是衡,有衡量天下,規範事物保持公平之意;秤砣是權,權衡一詞源自於此。手造桿秤的工序非常繁複,選料、校秤、刻度、鑽秤花等,講究的是分毫不差。早年農業時代做買賣生意,用秤來秤斤論兩,講的是公平交易、童叟無欺。桿秤的學問很大,除了以物理學其中的槓桿原理製造出來之外,秤的不只秤重量,也秤人心,佔人便宜、讓人佔便宜,乃存乎一心,權衡之間亦極富哲理。但有些不法商人在秤桿尾端內暗藏鐵片、鉛塊,以便在秤重時騙取更多金錢。

「利和秤號」仍有賣算盤。(Sasa提供)
「利和秤號」仍有賣算盤。(Sasa提供)

歲月無情 消失殆盡的桿秤手藝

時至今日,在香港仍然堅持售賣手作傳統桿秤的專門店「買少見少」,碩果僅存的就是「利和秤號」。「利和秤號」位於油麻地上海街橫街裏,一個只得二十呎的牆位舖。因為只是依附牆面的一個空間,所以無需租金,亦是這個原因才令老闆娘何太能夠繼續經營小店。

「利和秤號」買少見少的秤。(Sasa提供)
「利和秤號」買少見少的秤。(Sasa提供)

何太的爸爸十二歲在廣州學師造秤,在「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以前,已經移居香港賣秤,開業至今接近百年。那時店舖大很多,除了何太的爸爸外,還有兩名師傅及學徒造秤。後來上海街店舖要重新規劃招租,利和秤號原址最大的單位被其他商戶租下,只剩現時的小舖位。現在供應手作桿秤給何太的是她兩位師兄,他們的年紀跟何太相若,都已屆耄耋之年。

何太的爸爸去世後,何太堅持無論如何都要留守原地,跟店裏的師傅學藝,守護老爸的心血。不要以為已屆八十五歲的何太是為生計而每天隻身來開舖。相反,她已兒孫滿堂,育有七名兒女、十三個孫,兩個曾孫,子女孝順,屢勸她退休享福,但都被她堅決拒絕。她盡心守護的除了桿秤手藝及這間如博物館般,處處都是古物的店舖,還傳承了老爸造秤的良心及誠信。

桿秤的學問很大,除了以物理學其中的槓桿原理製造出來之外,秤的不只秤重量,也秤人心。(Sasa提供)
桿秤的學問很大,除了以物理學其中的槓桿原理製造出來之外,秤的不只秤重量,也秤人心。(Sasa提供)

下集,我會跟大家介紹十八年生普洱茶,繼續和何太論盡人生,繼續聽她說屬於她的桿秤故事。◇

Sasa簡介

廚藝導師、攝影導師、手沖咖啡師、茶藝愛好者、自由作家及攝影團領隊,俗稱斜槓族。現居香港,喜歡拿著相機看世界。現職「INARI Tea HK」負責人,職責是將好茶帶給愛茶的人。以茶會友,探索香港人香港事!

作者電郵:contact@inaritea.com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