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未動朝廷一兵一卒,隻身募兵平息寧王叛亂。未曾想卻遇到一個更大的麻煩,明武宗要親自率軍攻打寧王。王陽明憂心江西貧窮之地無力接待數萬兵馬,更擔心皇帝的軍隊騷擾百姓。

正德皇帝一生做了很多荒唐事,他尤其喜愛軍事,喜歡帶兵到邊疆轉一轉、到泰山轉一轉。他給自己封了一個官,叫「威武大將軍朱壽」。他每出去轉一次,就把自己的官升一級,如「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朱壽」。有一次他下旨給大臣說,「威武大將軍朱壽」平叛剿匪有功,應該升為公爵。大臣們都傻了,你是皇帝,你怎麼突然間想自己做個公爵啊?大臣們說,過去確實也有皇帝親自帶兵打仗的,取得勝利後,作為皇帝沒法升官,所以只能封山刻石,然後百姓做一些歌曲來唱,歌頌皇帝的英明神武,陛下竟然想封自己做一個公爵,這種事情顛倒錯亂,是一個不祥之兆。但武宗不聽。據《明史》記載,武宗說,不行,我一定要給自己升官,把自己升為鎮國公。等到他這一次說要平叛的時候,他的官職已經是「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太師總兵官鎮國公朱壽」。他給自己封了一長串的官職後,就帶著兵從北京出來了。

王陽明心想,這可怎麼辦?江西是個窮地方,皇帝帶著幾萬兵來,總得給他管吃管喝,而且如果皇帝的軍隊軍紀敗壞,他要搶劫或者是殺人,管還是不管?管,等於叛亂;不管,百姓遭殃。王陽明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獻俘南京。把俘虜送到南京去,皇帝一旦到了南京,就沒甚麼可說的,就不用到江西來了。

◎德才兼備 破奸臣百般刁難

武宗身邊的宦官不是甚麼好人,他們希望跟著武宗出來遊山玩水。而且,因為他們是皇帝身邊的紅人, 每到一個地方,地方官都會進貢。另外,說不定還可以殺幾個良民,冒充是叛軍,然後給自己請功,順便藉機離間皇帝和王陽明之間的關係,讓皇帝不信任王陽明。他們為甚麼想讓皇帝不信任王陽明呢?因為王陽明在寧王叛亂之後,給朝廷寫了一封信,信中明確指出,寧王叛亂是因為中央政府有很多他的同黨庇護他、照顧他。當然寧王的這些同黨非常害怕皇帝一旦見到王陽明,王陽明會把這些事兒全都兜出來。

武宗出來時,讓他身邊的紅人副將許泰和監軍宦官張忠做先鋒官。這兩人帶著幾千軍馬晝夜兼程趕往南昌。他們當時希望到南昌來搶點功勞,之後敲詐一下地方官,哪個官員要是不聽話,就污衊他是反賊逆黨。王陽明一看實在是沒辦法,這兩個人是攔不住的。

就在王陽明走投無路的時候,他聽說武宗身邊的第一紅人張永已經帶著兩千士兵到達杭州。張永曾和楊一清一起定計扳倒了太監劉瑾,似乎還能分別是非善惡,於是王陽明決定帶著俘虜朱宸濠連夜北上,到杭州去見張永。

張永這種人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他很清楚,王陽明是想阻止武宗來。他心想,我何必為你王陽明去得罪皇帝呢?因此,拒絕見王陽明。王陽明於是在張永的行轅外大喊,我是王守仁,江西巡撫,為了國家大事來見張公公,張公公為甚麼不見?他這種正氣是一種力量,張永聽到報告後,把門打開了。王陽明把利害關係跟張永一講,張永也覺得事態嚴重,萬一幾萬士兵到了江西,對百姓壓榨太甚,引起民變,皇帝的安全都沒有保障。所以張永跟王陽明說,如果你要想讓我勸皇帝不來,請你把寧王交給我。王陽明說,這人我要他沒用,那就給公公吧。

張永和王陽明來到江西後,張永無論是地位、功勞還是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都超過許泰和張忠,所以這兩人一看寧王到了張永的手裏,就沒脾氣了。他倆特別恨王陽明,因為王陽明每算一步、每走一步都在他們前面。他們倆氣得沒辦法,就想了一招,打算羞辱王陽明。

當時他們帶著幾千人的京城來的部隊,讓士兵到王陽明的府宅門口罵他,在街上看見王陽明也要罵他、騷擾他。結果一批一批的京軍就在王陽明的門口罵。王陽明脾氣很好,士兵們罵完之後,王陽明見到他們還是非常客氣,和顏悅色。哪個士兵生病了,王陽明給他買藥;哪個士兵衣服不夠了,王陽明給他買衣服;在路上看到哪個士兵死了,王陽明會嘆息流淚,給他買棺材。人心都是肉長的,士兵們一看王陽明這麼善良、對他們這麼好,大家都紛紛說,王大人是個好人啊,對我們這麼好,我們不要罵他了。

結果許泰和張忠更生氣了,他們就想敲詐王陽明。他們知道寧王在造反之前攢了很多錢,於是就把王陽明叫來說,王大人,聽說寧王富甲天下,他的錢都哪去了?王陽明說,寧王是很有錢,但是,寧王的錢不是自己留著的,他為了京城裏能有人保護他,他把絕大部分錢都用來賄賂京城的官員了。我倒是有一個東西,我抓住寧王的時候,搜到了一個帳本,帳本上有很多名字,請問二位大人要不要看一看啊?這兩人說,我們不看。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倆的名字肯定就在上面。王陽明這麼一說,相當於告訴他們,他們的把柄抓在王陽明的手裏,所以他們又沒成功。

後來他們又想了一個很缺德的招。他們知道王陽明是一個書生,人又很瘦。現在可以看到很多王陽明的雕像,身形都很削瘦。他們覺得王陽明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所以就想讓他在士兵面前出醜。他們集合士兵,讓士兵練習射箭,然後許泰和張忠把一副弓箭遞給了王陽明,對他說,王大人,大家都在射箭,請你也給大家表演一下。王陽明沒說話,站起來拿起弓箭,看了一眼,彎弓搭箭,啪一箭,射中紅心,當時京軍歡聲雷動。之後,王陽明又連射兩箭,都中紅心。他們不知道,王陽明當年曾以學習哲學的態度練過騎射。三箭射完後,從北京來的這些官兵一片歡騰,讚歎不已。許泰和張忠被弄得灰頭土臉。

這時,不知不覺已進入冬季。過年之前,百姓有祭祀祖先的習慣。王陽明對南昌百姓說,我們就在墳頭或者是街頭巷尾祭祀一下吧。一天晚上,南昌城很多人都出來到大街上燒紙。因為大亂剛過,很多人家都有在戰爭中死去的親人。這些人一邊燒紙一邊哭,整個南昌城到處可聞悲傷的哭聲。幾千京軍看到這種淒涼的景象,動了思鄉之情,所以他們想回去,這樣許泰和張忠啥便宜也沒撈著,不得不帶兵返回京城。

◎聲名遠揚 平叛亂病死他鄉

寧王叛亂發生在正德十四年。又隔了一年,到正德十六年時,武宗駕崩。武宗沒有兒子,立了他的堂弟、原來興獻王朱祐杬的兒子朱厚熜為帝,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世宗嘉靖皇帝。

嘉靖登基後,封王陽明做南京的兵部尚書,然後又封他做了新建伯。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王陽明的父親王華去世,王陽明回家守喪三年。到嘉靖三年時,王陽明已無意仕途,就在家鄉辦了陽明書院,開始講學。嘉靖六年,王陽明已經56歲,按照他當時的心態,就準備在此終老一生了。結果又收到了朝廷的徵召,因為廣西發生叛亂,誰也搞不定,王陽明名聲太大,所以中央政府徵召他去平叛。王陽明沒有辦法,只好再次披甲上馬。

王陽明這時身體已經不太好了,他出發前的那天晚上,和門人一起舉行了一個告別宴會。宴會結束時,他把兩個最貼身的門生帶到天泉橋。兩個學生問他一些關於「心學」的問題,王陽明講了四句話:「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說,我一生的學問,就在這四句詩中。此事史稱「天泉論道」。他所說的具體意思我不講,因為要講就講到修煉問題上去了。

王陽明到達廣西後,因為他的名聲實在是太大了,那些盜匪們一聽說王陽明來了,連打都不打,直接投降。後來王陽明又帶兵去斷藤峽平息叛亂。在斷藤峽打了幾仗,將盜匪剿滅。

這時,王陽明的身體已經不行了,他給朝廷寫了一封信,推薦了一個人接替自己的職位,不等朝廷回信(他也等不及了),就坐上船駛向家鄉。公元1529年1月9日,王陽明的船停在了江西大余縣的碼頭上。這天晚上,王陽明在船上病逝。彌留之際,王陽明的學生們問他還有甚麼話要交代,王陽明最後說了八個字:「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大明朝從太祖朱元璋開國一直到孝宗時代,基本上保持了比較強盛的國力和穩步的發展,中間除了英宗時期的「土木堡之變」和憲宗時期的一些問題,整體上來看,大明的國力還是在不斷地發展,非常的強盛。但是從武宗開始,大明的國運就走向衰落了。武宗以後,即位的是嘉靖皇帝。他非常有名,二十年不上朝,創了一個前無古人的紀錄,當然後面還是有來者的。嘉靖這一朝到底都有哪些問題呢?請看下一章《嚴嵩弄權》。(待續)

編注:本文根據章天亮博士的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之《隋唐盛世》視頻版整理而成。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電視台製作的視頻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隋唐盛世》和《兩宋繁華》四部,第五部《大明王朝》也已於2019年底面世。◇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