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為服務的長者中心進行義工訓練,總共為這班員工提供4節,每節1個小時加30分鐘的時間。活動室裏,參加的長者義工都是一些經驗值頗高的義工,因此,我決定把一切技巧放低,回到一些「初心」的問題。那些問題包括有:為甚麼他們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做探訪義工?從過往參加義工經驗當中,他們心裏有甚麼回憶和意義?還有一點是,在未來的一年裏,大家希望從義工服務中得到甚麼?
看最後一條問題,大家或許會覺得功利,做義工又不是上班,應只求付出,不問收穫。但事實上,每個人做甚麼都有目的,而目的和功利之間是沒有一個等號的,心靈上的滿足,去做心裏面認為對的事情也是一種目的。有目的的人,一定比隨波逐流的人更有恆心,更會在困難中堅持下去,而這就是讓他們尋回做義工的初心的重要一步。
接下來的訓練是怎樣關懷別人的心,我訓練的是一班探訪義工,是一批負責去關懷別人的心的人。所以,我需要引導他們去學習怎樣去理解別人的感受,簡單一句就是建立同理心的訓練。這個題目相當困難,因為一般人都習慣以目標導向處事,只求結果,不問過程。然而,那種事事只求結果的想法,往往只會徒增衝突,讓事情變得事倍功半。
我在課堂裏拋出了兩個案例,都是一些常見的長者與家人起衝突的情況。資深的義工們一聽便迅速地拋出不同的解決方案。當然那是我的詭計,我早猜到他們都習慣那種目標導向的處事模式,就在這時我才發問一句:「不就是因為這些建議而讓長者和家人們起衝突的嗎?」
然後,大家終於明白了,我們的主要探訪目標不是為了去幫對方解決問題,因為有些問題是我們怎樣都解決不了的,也有一些問題,其實他們早已知道解決方法是甚麼。說到底,其實他們最需要的是有人願意去聽聽他們吐苦水,去願意關心他們的感受而已。◇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