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果園摘下本地種植的新鮮香水檸檬,Jo嫻熟地去皮切塊,加上冰糖熬煮,製成無添加的香水檸檬果醬。Jo原本是資深社工,在近年社運和疫情的衝擊下,職業前景不明朗,她希望另闢蹊徑學習一技之長,準備另謀生路。喜愛甜食的她,決定嘗試做果醬師。社工與果醬師,兩個都是她喜愛的職業,貫穿兩個職業的信念,她相信是「堅持」二字:「『堅持』不單是我們做人的信念,也是告訴香港人知道,也都是我以身作則告訴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兩個小朋友知道,『堅持』很重要,尤其在香港地,如果你有自己的信念、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不要放棄。」


Jo(右一)樂於與本地農場合作,用本地生產的蔬果製作果醬。(陳仲明/大紀元)
Jo(右一)樂於與本地農場合作,用本地生產的蔬果製作果醬。(陳仲明/大紀元)

Jo做果醬,並非閉門造車,她樂於與本地農場合作,用本地生產的蔬果製作果醬。「用本土的水果,擺到果醬中,盡量告訴香港人知道,香港人是可以做到自己的品牌的,就是這一份的堅持!」當初選擇做社工,Jo亦是心中懷著一團火:「薪火相傳,做社工是心中懷著團火,公義之間是不會熄滅的,我們做策劃者的也是一樣,我們有很多不同的公義的想法,散落在不同的項目中,令社會向前走,這就是我們說的『社工精神』⋯⋯」她相信無論選擇哪一個職業,當中都有特別的意義,人與人之間可產生不同的連結,環環相扣。


果醬師Jo(右)用本地農場的水果製作果醬,再由蛋糕師Yuki(左)製成果醬蛋糕。(陳仲明/大紀元)
果醬師Jo(右)用本地農場的水果製作果醬,再由蛋糕師Yuki(左)製成果醬蛋糕。(陳仲明/大紀元)

果醬中的教育

Jo育有一子一女,帶著小朋友走訪農場的過程,亦是另一種教育模式,讓孩子認識自然,珍惜得來不易的果實。她舉例,帶孩子來到潘媽媽果園開辦工作坊,女兒親眼目睹她摘下水果,直接在果園製作,她就不失時機地說:「我們不能浪費,每次浪費一斤,就浪費了媽媽的心機,也浪費了農夫種的水果。」四歲的女兒很快明白了,非常珍惜一草一木,甚至一滴水也不想浪費。


Jo的女兒走訪農場認識自然,學會珍惜得來不易的果實。(受訪者提供)
Jo的女兒走訪農場認識自然,學會珍惜得來不易的果實。(受訪者提供)


Jo育有一子一女。(受訪者提供)
Jo育有一子一女。(受訪者提供)


Jo四歲的女兒學習美食製作。(受訪者提供)
Jo四歲的女兒學習美食製作。(受訪者提供)

平日Jo在家製作果醬的過程,女兒也會看在眼裏。她曾一日八小時都待在廚房試驗果醬的配方,從早上忙到晚上都沒有休息,她認為自己是「完美主義者」,如果一件事的完成度以100分計,她不會原諒自己只達到90分,要達到超出水準的110分她才會心安。做果醬一樣追求完美的她,跟女兒說:「做果醬是辛苦的,所有東西得來就是不易的。」每一分的堅持都不會浪費,透過做果醬的言傳身教,她看到女兒漸漸也學會了「堅持」:「現在每日她會自己起床,拿出書,會自己寫ABC。我跟她說,你每一天都要做,不是我提醒你的,你自己提醒自己,這就是『堅持』。」


Jo希望兩個孩子透過親身體驗,學習生活技能。(受訪者提供)
Jo希望兩個孩子透過親身體驗,學習生活技能。(受訪者提供)

巧配果醬領略「香港人精神」

在尋覓不同的果醬原材料時,Jo發現本地農業仍有很多侷限:「本土的生果基於天氣影響,有些是種不到的,有些種出來不好吃,香港是有限制的。」她舉例,本地種的桔子,味道偏酸偏澀,她就想怎樣去調配這個口味。她嘗試調配火龍果、芒果、百香果等等,配方靈活多變。


用本地種植的新鮮香水檸檬製作的果醬。(陳仲明/大紀元)
用本地種植的新鮮香水檸檬製作的果醬。(陳仲明/大紀元)

調配果醬時,她體會到:「土地、天氣、大自然,都會有很多的限制,在於你怎麼克服,其實這不就是香港人的精神嗎?香港精神就是,在有限制的地方,有很多社會不理想的地方,我們怎麼跨過,從而實踐自己想出來的東西。不是死板的,你可以調整的。」


果醬的配方靈活多變,Jo在調配過程中,領略到「香港精神」。(陳仲明/大紀元)
果醬的配方靈活多變,Jo在調配過程中,領略到「香港精神」。(陳仲明/大紀元)

尋覓果醬原材料 認識本地農場

談到認識本地農場的過程,例如與元朗潘媽媽果園、南涌活耕建養地協會等等,Jo覺得自己做社工練就的能力有助於新的職業:「可能我是社工,甚麼事情都願意身體力行,就在網上找『本地』、『農場』,看團體背景、工作理念,就找到一些理念不謀而合的農場。」用手工製作的果醬支持本地農業,以不同的方式連結有心人,Jo認為此時此刻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Jo盡量使用農場中當季的水果製作果醬,圖為本地農場生產的草莓製作的果醬。(受訪者提供)
Jo盡量使用農場中當季的水果製作果醬,圖為本地農場生產的草莓製作的果醬。(受訪者提供)

Jo盡量使用農場中當季的水果製作果醬,自創品牌Jam's Factory,遵循「不時不食」的原則:「那時候盛產甚麼呢,就用那時候的水果,我們首先看香港的季節適合甚麼水果,不時不食,這都是我的原則。」


Jo希望人們在品嚐到本地生產的果實製作的果醬後,可以進一步了解本地農業的重要性。(陳仲明/大紀元)
Jo希望人們在品嚐到本地生產的果實製作的果醬後,可以進一步了解本地農業的重要性。(陳仲明/大紀元)

在不同的市集、工作坊中推廣,並非做生意出身的Jo,更加在乎的是每一樽果醬背後的意義:「希望大家在學習製作果醬之餘,認識到甚麼叫做活耕,怎樣養到地,養到一班青年的農夫,可以實踐他們的夢想。」當政府和地產商以「發展」為由令農地消失時,仍有一批年青農夫願意駐守農田,身體力行告訴身邊的人知道,香港還有農業。與農夫相識,了解他們的生活和理想,她愈發感動:「這是有夢想、有自己堅持的一班年青人!」雖然一樽果醬的力量看起來很小,但Jo相信集腋成裘,人們在品嚐到本地生產的果實製作的果醬後,可以進一步了解本地農業的重要性。「他們的夢想是值得的,是可以實踐的,我覺得互相之間的扶持是很重要的,香港人彼此之間要團結,就是這樣的精神。」


新鮮香水檸檬去皮切塊,加上冰糖熬煮,可製成無添加的香水檸檬果醬。(陳仲明/大紀元)
新鮮香水檸檬去皮切塊,加上冰糖熬煮,可製成無添加的香水檸檬果醬。(陳仲明/大紀元)

*********

問及Jo有否想過把果醬製作發展壯大,她伸出10個手指說:「我有十個朋友(指手指),我始終覺得,我是一個社工,不是一個生意人,有人提議趁現在店舖有些名氣做大它,我沒有這個想法,我覺得這個品牌背後就想表達一個精神,叫『堅持』,『堅持』是為了一班有理想的香港人而堅持。」

面對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她認為,「放輕」和「放棄」是兩個概念:「當然現實有很多殘酷,有很多規範,有很多事情你是做不到的,就算你多麼堅持都好,最後都要放棄一些東西。但是我覺得,你可以放輕一些東西,但千萬不要放棄,『放輕』和『放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你放輕一些,你不就可以將其它一些事情繼續堅持下去咯?但是你完全放棄的時候,你連想堅持最重要的事情都捍衛不到了!」◇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