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天文台傳來即將打風的消息,元朗大棠村潘媽媽果園的農夫二代Isabel(潘小姐)急忙在網上「求救」,擔心豐收的荔枝和香水檸檬無人採摘:「聽說會打風,我整晚睡不著,搭車的時候都忍不住哭⋯⋯」當時潘小姐意外鎖骨斷裂的傷勢還未痊癒,又馬不停蹄地招募義工一起來保護果園。令潘小姐如此上心的果園,是已離開人世的父親留下的一片心血,園中上百棵的果樹都是父親給母親愛的結晶。如今潘小姐辭去全職工作,全心協助潘媽媽打理農場事務,盼令更多香港人品嚐到本地農產品的滋味,體會本地農業的重要。
Isabel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三,潘父喜歡稱她為「三小姐」,深知務農辛苦的父母愛惜子女,從未讓四個子女落田幫忙,一直默默耕耘,含辛茹苦將孩子撫養成人。2003年後,潘氏夫婦將一部份農地引入種植難度頗高的桂味荔枝和石硤龍眼,潘父知道妻子愛吃,便從妻子的家鄉增城引入桂味荔枝和石硤龍眼品種,又種植味道獨特的香水檸檬,從粒粒種子發展到一片樹林。
開放果園 分享愛和美麗
每當潘小姐提到果園的由來時,總會按捺不住微笑,相信這片果園沉澱著父親對母親的愛:「這裏是他們兩人的回憶,一手一腳共同建立的地方。為甚麼那些樹那麼矮,因為潘媽媽要爬樹摘果實,潘爸爸擔心她要越爬越高,所以他很堅持每個月都會鋸樹,每棵樹都會標記切割位,你會在細節上發現他們的小甜蜜。」潘小姐解釋,鋸樹幹可以讓樹橫向發展,不長那麼高,方便農夫收成。這就是潘媽媽果園的荔枝和龍眼矮到連小朋友都可以伸手摘到的原因。
潘小姐形容:「爸爸喜歡挑戰高難度,『桂味』是一種很難栽培的荔枝,就像『港女』一樣嬌氣,可以突然間不結果,很有個性。」父親耐心專研種植技術,果園一直呈健康方向發展。
生活並非一帆風順,攜手共度過紅寶石婚的潘氏夫婦,突然在2017年天人兩隔,潘父因肝癌離世,留下五萬呎的農田給老伴一人打理。
2018年,對於果園而言是一個轉捩點,潘媽媽和潘小姐望著豐收的荔枝,紅艷而飽滿,漸漸從喪夫和喪父的傷痛中走出來的她們,感受到這是潘父留下的珍貴禮物。「那麼美麗的果園,何不開放給全香港人欣賞呢?」潘媽媽和潘小姐於是做了一個決定,打開果園的大門,歡迎人們前來欣賞和採摘。「潘媽媽果園」就這樣誕生了。
本地水果如優質學生
「潘媽媽果園」第一天開放時,只吸引到一對母女前來採摘。潘媽媽有些心急:「阿女啊,算了,不如拿去外面賣,在街邊賣便宜一點都有人買的,我很多熟客的。」潘小姐不甘心:「我們種的荔枝實在太好吃了,為甚麼我們本地農作物最後要跟大陸的比拼?我覺得要放在日本水果檔旁邊,才襯得起!」潘小姐形容,自家種的水果是「Band 1」的優質學生,一定不能賤價出售,也要挺起腰骨提醒其他本地農夫,不要因為長期被人壓價而自卑,以為價低是本地農產品的常態,其實是因為分銷商吃了中間大部份的利潤。
潘小姐描述潘媽媽過去做蔬菜批發的日子,凌晨1點就起床落田割菜,4點會挑30斤菜到批發市場出售,每斤菜的收購價只有1元,她的辛苦成果當天只收入30元,而她去吃個早餐就要32元,不但沒有賺,還倒貼了2元。潘小姐無奈地說:「我們完全不理解這個現象,為甚麼社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來是不公平的,公平貿易沒有放在農夫身上。」為此,她開始幫母親做直銷,堅持不減價,尤其專注於邀請人們親自前來農場體驗,自摘自食,感受最新鮮的蔬果滋味。
訪問過程中,潘媽媽興奮地把剛剛摘下的新鮮荔枝送到潘小姐面前,潘小姐忍不住剝開咬了一口:「實在太好味了!」她指著荔枝的果肉解釋,晶瑩剔透才是新鮮荔枝的模樣,市場上有的荔枝剝開來果肉渾濁,原因為當中加入了防腐劑和催熟劑。一般經過長途運輸的荔枝在未成熟的時候就要摘下來,運送過程中要加入防腐劑,到了分銷商處,即將開賣時還沒有熟,就會放催熟劑,而到了消費者手中時,荔枝已不是最原始的味道了。潘小姐希望香港人親口品嚐從樹上摘下來的荔枝滋味,相信會顛覆對水果的固有印象,感受到本地生產的重要性。
尊重農夫成果 傳統智慧汲取經驗
首次到訪「潘媽媽果園」,就聽到潘媽媽大聲抱怨有荔枝被踩爆,但是客人沒有拾起來。潘媽媽說話毫不客氣,直腸直肚,聲音洪亮,而潘小姐總是對母親畢恭畢敬,認認真真地做好母親吩咐的每一件事。不理解的朋友看到這一場景,會覺得潘媽媽對潘小姐和客人們很嚴厲,好奇她為甚麼那麼重視這些「細節」。
第二次見面,潘小姐揭開了謎底:「客人常常問我,潘小姐,整天都看到媽媽說你,是不是她不疼你呀?不是,是因為她太疼我了!她很緊張跌到地下的荔枝,不是擔心荔枝浪費,而是農夫的經驗告訴她,爛了的荔枝會吸引到黃蜂來,這些黃蜂最喜歡跟著小朋友。她有經驗,在收割荔枝的時候被黃蜂針,她不想我們承受她過去的痛苦,所以那麼嚴厲地要求客人不要留荔枝在地上。」
並非每一個客人都能理解潘媽媽的一片苦心,潘媽媽和潘小姐唯有在夜晚關閉果園時,拿著夾子一顆一顆地把跌在地上的荔枝清理乾淨,確保果園清潔,不會吸引到黃蜂來,有時候會一直忙到深夜。潘小姐十分欣賞母親的那份固執和堅持:「老農夫很緊張的,她當香港的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小朋友!」
潘小姐笑言,之所以取名為「潘媽媽果園」,主要希望每一位訪客都能體會到媽媽般的囉嗦和真心:「老農夫不夠耐性,不要嫌棄老農夫,她的關心太熱情,對人真心,對香港真心,對蔬菜真心。」
親歷從農場到餐桌
「潘媽媽果園這個地方,人家問有甚麼?我說這裏沒有滑梯、韆鞦,有菜、樹、蔬果,這裏最開心的就是小朋友的笑聲。」潘小姐兩年來協助母親推廣農場,自認最成功之處是起到教育的作用。在市區住的孩子接觸蔬果的地方多在超市、街市,置身農場時,他們才會明白這些水果從哪裏來,長在甚麼位置,真實的摘取體驗和從塑膠袋裏取出來是天淵之別。
從農場到餐桌,其實是深刻的教育經歷。潘小姐描述,一家大小摘下新鮮的本地荔枝,小朋友回到家,一起和爸爸媽媽剝荔枝、去核、切粒,再加上新鮮摘的香水檸檬,和乳酪攪拌均勻放入雪櫃,製成荔枝乳酪雪條。這甜蜜的滋味不僅僅是為夏日帶來一絲冰涼,更是難得的親子共學的體驗,讓孩子了解食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他去親身體驗從摘取果實到製作的過程。
*********
潘小姐相信,這個農場不僅僅是潘氏夫婦的心血,也是屬於香港人的一片綠地:「其實這個地方對香港來說很有意義,其實果園對香港是很重要的,我們都覺得我們有個使命感,我們真的要好好保護上一代農夫種下來的成果,每一棵果樹都是屬於香港的!」◇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