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蔓延前,人稱「糖姨」的鍾彩雲,常常出現在各類傳統活動的戲棚前、嘉年華活動中,每當她一擺檔,總有小孩湊上來,好奇地望著五彩繽紛的糖果。糖姨會熱情地招呼他們,邀請他們吹糖,只要吹的糖尺寸比檔攤上的鋼圈大,就可以得到「大獎」——製作精美的糖公仔。年逾六旬的糖姨,是本港少有的女性吹糖工藝師,疫情下因各類活動大減,她亦少了在公眾露面,她牽掛著關心她的客人,也盼望自己的手藝能得到認證,獲發牌照和補助,讓這一傳統手藝延續下去。

幾年來多次和糖姨在不同場合見面,每次相遇,總能聽到她爽朗的聲音和充滿陽光的笑容。手寫招牌「吹波波,笑呵呵」,正是她的心願,將歡笑融入傳統民間手藝——吹糖中,糖姨期盼每一位光顧的朋友,都能帶走那份甜蜜。「做這行娛人娛己,很多人覺得有趣,個個走過來讚美你,原來女人都會吹糖!這個滿足感是用錢買不到的,客人的家庭樂,也是用錢買不到的!」

吹糖波是小朋友來到糖姨檔攤最喜歡的玩意。(陳仲明/大紀元)
吹糖波是小朋友來到糖姨檔攤最喜歡的玩意。(陳仲明/大紀元)

只要吹的糖波尺寸比檔攤上的鋼圈大,就可以得到「大獎」。(陳仲明/大紀元)
只要吹的糖波尺寸比檔攤上的鋼圈大,就可以得到「大獎」。(陳仲明/大紀元)

無畏雙手起水泡 堅持學師掌握吹糖技藝

多年來,糖姨都堅持靠自己的雙手自力更生。(陳仲明/大紀元)
多年來,糖姨都堅持靠自己的雙手自力更生。(陳仲明/大紀元)

在風華正茂的22歲時,鍾彩雲從廣東來港,在不同的行業打拼,紡織業、保安、酒樓侍應等都做過。接觸吹糖工藝後,她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五顏六色的糖,又可以吃,又可以玩!那時找工作也難,我的師傅就快退休,我就想學習。過去只有男人做這件事,我覺得女士都可以做到。」

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學師可不是那麼簡單,她需要克服糖漿的熱度,才能塑造各種型態的糖公仔。糖姨打趣地形容剛剛開始學習時「熱到跳舞」,她回憶自己學師時的經歷和當時的心態:「燙到整隻手都是水泡,開始都想過我不學了,曾經很多次想放棄的。但又想,如果我不學,真的失傳了,沒甚麼人做了,香港700多萬人,只有2到3個吹糖師傅,我不學更加失傳了。就下定決心,克服困難,堅持下去,就一直做到現在了。」糖姨入行後,開始推著小車四處擺檔,走遍全港各區,這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糖姨走訪各區擺檔的日子很辛苦,日日推著大大的工具箱早出晚歸,有時搬工具箱搭乘巴士都遇到困難,她說:「搬東西的時候最辛苦,早期的時候交通都有困難,最初巴士司機不讓我上車,說我的東西那麼大袋。後來我跟他們說,內地人來香港旅行,那麼大的箱子都可以上車,為甚麼我這個不能上?後來就給我上車了。」

「寶貝」失而復得 突破心理陰影再入社區

每當糖姨一擺檔,總有小孩湊上來,好奇地望著五彩繽紛的糖果。(陳仲明/大紀元)
每當糖姨一擺檔,總有小孩湊上來,好奇地望著五彩繽紛的糖果。(陳仲明/大紀元)

記者舉起相機,想拍攝糖姨的製糖工具箱,她連忙收起來:「不要影啦,不公開呀!」隱藏在花花綠綠糖果下的手工鐵盒,是糖姨的「寶貝」,這些年來跟著她周遊港九新界。如今在她箱子中的工具箱,已經是第二代,由她的丈夫親手製作。談到第一代的工具箱,糖姨至今還耿耿於懷,事發於2014年旺角行人專用區,她被控告「阻街」和「無牌販賣」,所有的工具被沒收,還被罰款1,800元。她回憶:「食環署說我沒有牌不能擺檔,幾個人夾著我讓我上車,趕我走,這些工具都不還給我。沒有工具怎樣開工?我當時覺得我這個手藝死了,沒得生存了,幾年都走不出整個陰影。」被沒收工具的糖姨,想不明白為何偌大的城市,連一個傳統手工匠人也容不下。她有些無奈:「幾年都不開心,把自己關在家中,在路上看到差人都有恐懼感,更不敢去旺角。」

糖姨的丈夫不忍看到她不開心的樣子,就想辦法憑著記憶做了一個工具箱給她,至今她都記得第二代工具箱的誕生過程:「我老公做這個箱做了好幾天,試用發現不合適,會漏水,他又重新做,反反覆覆做到可以見人,我就用到現在。」糖姨非常感激丈夫對她的關心和體諒,也十分珍惜這個新的「寶貝」。

糖姨(右)期盼每一位光顧的朋友,都能帶走那份吃糖果的甜蜜。(陳仲明/大紀元)
糖姨(右)期盼每一位光顧的朋友,都能帶走那份吃糖果的甜蜜。(陳仲明/大紀元)

2017年,她突破自己的心理陰影,帶上吹糖工具走上街頭,掛起她的「吹波波,笑呵呵」招牌,再次把吹糖的快樂帶到社區。熟客看到她又驚又喜:「不見你那麼久,很想念你啊!你要去哪裏,記得告訴我!」這一聲聲的問候,溫暖了糖姨的心。此時的她,更珍惜和客人在一起的時刻。

除了自己外出擺檔外,她還獲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邀請做導師,教授學員糖藝,鼓勵年青一代親身體驗這一有上百年歷史的傳統手工藝。

除了吹糖外,糖姨有時在擺檔中亦會售買糖蔥餅、麥芽糖餅、飛機欖等懷舊小食。(陳仲明/大紀元)
除了吹糖外,糖姨有時在擺檔中亦會售買糖蔥餅、麥芽糖餅、飛機欖等懷舊小食。(陳仲明/大紀元)

自力更生靠雙手吃飯 盼獲得「手藝牌」認證

多年來,糖姨都堅持靠自己的雙手自力更生,並沒有坐等領取綜援度日。她始終認為,擁有吹糖技藝是她引以為傲的技能:「會做這個手藝的人不多,全港就兩三個做這些,我們帶給市民遊客開心快樂,這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對這個社會是有貢獻的!」

歷經2014年的旺角被沒收工具的事件,糖姨仍然心有餘悸,重新站起來跟客人見面後,她一直透過傳媒表達自己的心聲:「不發給我『小販牌』,我希望政府可以發個『手藝牌』給我們,像一個許可證,可以在許可的區域擺檔。」這兩年疫情蔓延時,糖姨沒有獲得任何經濟補助,申請無門。她有些無奈地說:「我差不多兩年沒有開過工,我也不屬於任何公司,沒有甚麼證明,申請不到各種補貼。我覺得很不公平,政府遺忘了我們,真正需要政府來救濟我們時,為甚麼一分錢都沒有給我們?」糖姨最希望有關部門可以給她發出民間手藝的牌照,提供一個生存空間給民間工藝者,從而令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得到認證,得以保留。

*********

今年的長洲太平清醮復演神功戲,時隔一年多,糖姨再次來到長洲的戲棚旁擺檔,用熱情的笑臉招呼到訪的客人。糖姨再次掛起她的「吹波波,笑呵呵」招牌笑道:「笑一笑,十年少!開心就是健康,就是財富了。」◇

今年的長洲太平清醮復演神功戲,時隔一年多,糖姨再次來到長洲的戲棚旁擺檔。(陳仲明/大紀元)
今年的長洲太平清醮復演神功戲,時隔一年多,糖姨再次來到長洲的戲棚旁擺檔。(陳仲明/大紀元)

今年4、5月期間,糖姨獲邀在「廣東捌拾」市集擺檔。(陳仲明/大紀元)
今年4、5月期間,糖姨獲邀在「廣東捌拾」市集擺檔。(陳仲明/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