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報道,管理及擁有運河的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很可能向擁有長賜輪的日本今治造船集團旗下的正榮汽船公司,提出損害賠償訴訟,要求賠償因擱淺造成的通行費損失及運河修繕費。
長榮海運巨型貨輪長賜輪(Ever Given)在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擱淺近一周,29日終於重新浮起脫困,運河恢復開放。當局表示可能會花2天半至3天時間,讓等待通過的船舶長龍淨空。
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前在蘇伊士運河擱淺的貨櫃輪長賜輪,影響了往來全球海上物資逾一成的經濟大動脈。海運相關人士說,大型船隻通行蘇伊士運河費用,單次約三千萬日圓(約27萬美元)或五千萬日圓(約45.3萬美元)不等。如果用每天通行約五十艘船舶來計算,蘇伊士運河一天無法通航,最少就損失約十五億日圓(約1,360萬美元)。
因為這次的擱淺意外,超過360艘船受到影響,另外據稱也有船隻開始航行替代航路。長賜輪碰撞到運河岸邊造成岸體部份崩落,接下來很可能持續進行修復工作,賠償金額尚不清楚。
熟知海運業務的保險業者說,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也可能向正榮汽船及正榮汽船保險公司進行和解談判。
船東在出租船舶時,因為負擔船體損傷及意外等責任,所以會投保。而保險又分成承保船體及包括貨物、燃油外洩等意外兩種。
長賜輪因為擱淺,船底可能有所損傷,正榮汽船負責人說,船體損傷無疑可以交給保險公司處理;另一名相關人士說,「要給予運河(管理局)的損害賠償,正榮汽船很有可能透過保險等方式來支應。」
全球航運權威媒體《勞氏日報》(Lloyd's List)推算,蘇伊士運河封鎖造成許多船隻受困,因為海運延遲等產生的損失金額,每天約九十六億美元。不過,對這樣的損失,所有受困在場的船舶所有人,似乎都可以透過保險獲得賠償。
至於那些被迫改道的船隻,因為航程增加而衍生的相關費用,根據過去訴訟案例,多數很難透過訴訟討回損失,考慮到訴訟費用與耗時,研判會因為繞路提訴要求賠償的船公司應該很少。
這次營運長賜輪的是台灣長榮海運公司,而負責指派船上25名船組員的是「貝仕船舶管理公司」(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海運公司不投入巨額投資造船,採取租用方式找船;船東把船舶管理委由另一家公司處理,然後向海運公司收取租用費。
全球海運業界稱上述方式為傭船(Charter)契約,在日本從明治時代起就採用這種風險分散的方式。不過,雖然全球海運界都採用風險分散,但從這次事故可以看出,一旦發生損失意外時,船東所要揹負的重擔已浮上枱面。#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