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條求生術: 求知慾和想像力

在我徵詢各行各業的領袖談一談當今最重要的技能是哪些時,幾乎所有人都提到求知慾和想像力這兩項。創造和發明的能力,不僅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也是開發新產品、新服務的基本條件。所以,當今的員工不僅需要掌握「左腦」的技能——像是批判思考和解決問題,取用、判斷資訊等等的能力——另也要發揮「右腦」的能力,如求知慾、想像力、創造力。

單單像是律師、商管碩士一樣能問對問題,是不夠的。現在的員工比起以前,更需要「跳出框框」的分析技巧,想得出創新的做法來解決問題,有能力設計出與眾不同的產品和服務,這樣才有辦法從競爭當中勝出。換言之,現在的員工必須是更新、更好的改良型知識工作者——有辦法發揮精練的思考力,又有旺盛的求知慾、活潑的想像力,可以勾起別人的共鳴和響應。

克萊.派克十分強調他們僱用的員工絕對不僅止於「聰明」而已。「我要的是會思考的人——不僅是腦筋好,也要很好奇,是否專心致志?是否很想多認識這世界?」別忘了分析和創造力是有密切的關係,但不一樣。馬克.桑默斯就跟我說,「知道怎樣才會問對問題、直指核心,深諳好奇、求知有何大用的人,在我們的環境裏面往上爬得最快,因為他們解決的問題都會對創發有最大的影響。」

安瑪麗.尼爾把求知慾說成是批判思考的基本元素。她跟我說,有強烈求知慾的人,「會把問題、狀況、麻煩拿去好好挖掘,挖出最深的根本,弄清楚問題是怎麼變成這樣的——不管上游或是下游的因素,一概不會放過;會懂得以整體的視野來看,不會單看事情的表相就好,而會好奇事情是怎麼演變成這樣子的。」也就是說,「系統分析」的能力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最後還是要靠個人很好奇、有求知的好習慣,才會開始去思考:這系統可以再作大幅度的改良嗎?甚至整個改頭換面?

只是,我一而再、再而三聽企業領袖說,美國初出校園的高中畢業生,都不知道怎樣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甚至連大學畢業生也是。這可容不得我們漠然以對。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A Whole New Mind)一書作者丹尼爾.平克,看出白領階級的工作有愈來愈多會被自動化或「流放海外」——而這一課題,便也是我一直在問當今的年輕人到底該具備哪些技能的癥結所在。不過,平克另也注意到當今愈來愈富足的年代裏,一般人反而轉向開始追求更獨特的產品和服務。陽春型的基本款,在現在這麼繁盛的市場裏,已經不再管用:「現在的企業單單是推出價格平實、功能足夠的產品,已經不敷所需。

現在的產品還一定要漂亮、獨特、耐人尋味——在富足的年代,單單訴求理性、邏輯、功能的需求,遠不足夠。工程師當然想得出來怎樣把東西弄好,但若這些東西既沒辦法吸引別人的目光,也沒辦法打動別人的心靈,那就沒幾個人會願意花錢買,因為其他的選擇多的是。」

平克另也指出:開發想像力、創造力、同理心,對於我們在他描述的「高感知」(high concept)、「高體會」(high touch)的未來社會裏面爭取到競爭優勢,會變得愈來愈重要:「所謂『高感知』,就是有能力看出模式和機會,創造具有藝術、情感的美,編織聽得人入神的故事,把看似毫不相干的點子結合起來,做出完全創新……『高體會』指的是能和他人有共鳴,能夠理解人際互動的幽微細膩,懂得自得其樂,也有辦法為別人帶來歡樂,樂於跨越平凡、追求人生的目的和意義。」

摘自:《哈佛大學這樣教出孩子競爭力》方言文化出版提供◇

整版圖片來源:Shutterstock、Fotolia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