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燈」又名「孔明燈」,相傳起源於三國時代,由諸葛孔明首創,運用熱汽球原理製成,其形狀類似孔明所戴的帽子,因而得名。諸葛孔明曾經被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於是心生一計,製作出可以飛上天空的燈籠,附上求救信息,從而脫險。流傳至今,孔明燈已經成為祈福的象徵。

根據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描述,早於1930年代,香港已有放孔明燈的習俗。直至1990年代,台灣開始有客人來港訂製孔明燈,以供娛樂和祈福用途,香港的紙紮師傅因而開始摸索紮作的材料和方法。

在客家文化中,有在中秋節放孔明燈祈福的風俗。在近沙頭角的一個客家村落,每年中秋節仍保留著自製孔明燈的習俗。村民從破竹開始,用竹篾製作成竹圈骨架,糊上9張雞皮紙(過去曾用25張),頂部收成三角尖頂,底座以鐵絲和幼竹織成蜘蛛網狀,作為承托架。讓孔明燈「一飛沖天」的重要推動力是一串棉球,以鋼線串聯廢棄棉胎而成,蘸上火水點燃,熱力十足。

隨家人移民英國,近年從英國回流香港工作的年青人Hayden,很驚奇地發現香港仍保留著如此傳統的工藝。他形容回到香港是自己生命中的「尋根」之旅,中秋節對於客家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節日,特別製作孔明燈更為獨特,他非常願意學習和幫忙。今年疫情下很多活動取消,他也擔憂村內流傳多年的傳統活動停辦,他和兩位兄弟主動聯絡負責人,希望能夠助其一臂之力。

今年24歲的Hayden分享:「我認為學習傳統工藝對年青人來說很重要,所以想繼續傳承。如果我們都停止學習的話,會有更少人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總要有些人堅持下去。」◇


村民用竹篾製作成竹圈骨架。(曾蓮/大紀元)
村民用竹篾製作成竹圈骨架。(曾蓮/大紀元)


糊上9張雞皮紙。(曾蓮/大紀元)
糊上9張雞皮紙。(曾蓮/大紀元)


孔明燈成型。(曾蓮/大紀元)
孔明燈成型。(曾蓮/大紀元)


底座以鐵絲和幼竹織成蜘蛛網狀,作為承托架。(曾蓮/大紀元)
底座以鐵絲和幼竹織成蜘蛛網狀,作為承托架。(曾蓮/大紀元)


孔明燈放飛。(曾蓮/大紀元)
孔明燈放飛。(曾蓮/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