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人們感覺與他人建立並保持聯繫、參加社交活動會令他們感覺很好——的確是這樣,研究顯示社交活動與幸福,健康及長壽的確是有聯繫,並且會激發人們的「利他」行為。

近期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和人之間保持聯繫,以及社交活動,不僅會使人自我感覺良好,更會產生正面的影響,會令人想成為更好的人。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嘗試了3組不同的實驗,採用幾種不同的鼓勵社交聯繫的方式,進行測試以查看這種「保持聯繫」的動機是否促使人們變的更加善良,樂於助人或產生更多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

有三種積極的心理素質是人們在生活中要培養和保持的,先前的研究表明,這種「聯繫感」(relatedness)是其中一個人們在生活中真正要努力培養的心理素質,另外兩個是勝任力(competence),和自治力(autonomy)。

在第一組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參與者先閱讀與社交活動(例如,社區,聯繫,關係)相關的單詞,然後詢問他們打算為慈善事業自願捐款多少。結果表明,與閱讀一系列其它中性的單詞(例如書,燈,鞋子)相比,人們閱讀這些單詞後更願意為慈善事業做志願者。

與閱讀自治力(autonomy)相關的詞語(例如自由,選擇,偏愛)或勝任力(competence)相關的詞語(例如熟練,專家,勝任)相比,參與者在閱讀社交關係方面的詞語後更想做志願者。

在第二組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參與者寫下一段與他人保持密切聯繫的經歷,並回想當時自己的感受。然後,研究人員詢問參與者在接下來的幾周中計劃如何進行五次親社會行動,包括向慈善機構捐款及幫助有需要的陌生人。

研究人員發現,僅回憶社交聯繫的經歷就會激發人們的無私行為。參與者在寫下他們的回憶之後,表現得更加樂於助人。這些保持社交聯繫的感覺所起到的作用不僅在於鼓勵人們產生善意,還鼓勵人們採取積極的行動。

在第三組實驗中,與第一組實驗一樣,參與者或者讀可以令他們回憶起社交經歷的單詞,或者讀中性的單詞。然後通知他們可以匿名將這次參與研究所獲得的錢捐贈給英國紅十字會。

結果顯示,讀與社交聯繫相關單詞的參與者中,有近一半的人向紅十字會捐款,而讀中性詞彙的參加者中,只有不到20%的人向紅十字會捐款。儘管先前的研究表明利他主義與「聯繫感」(relatedness)之間存在聯繫,但這項研究卻是第一個發現「聯繫感」可以直接使人們變得更加友善和慷慨。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他們的發現突出了人類對歸屬感的基本需求。該研究小組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簡報》(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上發表的論文中提到,還有其它研究表明,社交聯繫減少了人們的攻擊性,而被排斥的感覺則會增加人們的攻擊性並減少了親社會行為。

他們認為,這些發現加在一起表明,幫助人們與他人建立聯繫不僅有益於自我,對社會整體都是有益的。他們呼籲開展更多研究,以探索如何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聯繫,從而激發人們的善念,促進更多的親社會行為。

英文原文最初發表在《Greater Good》在線雜誌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