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人生四大要項,若從世界各地來論,香港可算是進步,唯人口越來越多,環境越來越擠迫,住屋總是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若能安居樂業,社會怨氣會否減少些呢?因樓價高企,置業夢難圓,近來有發展建築商竟推出百多呎的「納米」單位出售,引發大眾熱議。有自我安慰者無奈地說「大廈千棟,睡眠不過八尺」;又說「室雅何須大」?忽有奇想,若大陸能仿照香港一樣,興建公屋,發放綜援,每日一百五十人,倒轉可申請丈夫或家屬回歸大陸團聚,哈哈!又會如何呢?

回顧五十年代,初期的徙置大廈(公共房屋前身),每個單位也只是一百二十呎的斗室,那麼,現今這樣不知是進步還是退步呢?當年有些單位,還共住兩伙人家!所以大家都會搭建閣仔作睡床。初時在屋內窗下煮食,後來才紛紛在室外走廊釘個木櫃放置爐具料理。

一間百二呎的方形斗室,全無設施,月租港幣十四元,也有很多人怕繳付不起租金而不要,情願往山邊搭建木屋,免交租;當時的香港政府為了安置居民,執行公屋政策並不嚴苛,加上社會上求職不易,很多家庭都會在公屋內工作謀生,有在家中以腳踏衣車替人縫製衣服,或取些裁片回家車縫,日賺幾角工錢,有織籐具的,織造賣菜籮的,製紮作燈籠的;婦女大多取些針黹在家手作、串膠花、替人熨衣,更有些在家門外煲粥,有鹹有甜,挑上各層樓叫賣,有做小販啦,曬到一身烏黑的原來去做礦工、苦力等⋯⋯這些為兩餐而刻苦耐勞幹粗業者,過去在「中國大陸」時,不乏大戶人家、高學歷、文化水平高和有來頭的人。有些獲分配地下層的,可以做商舖,如賣雜貨米糧、賣酒、賣麵包、士多零售等,更有些人竟在樓上單位開設士多舖,賣些糖果餅乾、罐頭雜糧等,可見當年大家雖然生活艱難,而政府稍稍寬鬆,不作浮誇吹噓,大眾居民便能找到生計安居生活。

家父不是營商的人,他常笑說自己是「管公堂」出身的,隻身來港,並沒有帶備資本、錢財,因朋友們從事顧繡行業,敘聊時,書畫了得的父親,常義務幫助朋友們繪畫花稿,母親來港後,隔年,我又出世,便在青山道唐樓做起顧繡這門生意了。

及至徙置往大坑東村,便在一百二十呎的方形斗室內裝修成一個倒轉「品」字形居室,將前三份一,即大門與窗口位作前廳,傢俬飾上粉綠色,大窗下置櫃枱,作繪畫花稿印布片工作台,窗旁重疊了兩個通頂的趟門大櫃作存貨用。另以快把板間隔後三份二作後室,分間左右兩邊,中間走廊出入廳房,近單位大門的一邊,分頭格為煮食廚房,尾格放痰盂作廁室;另一邊為睡床,上架建雀籠式閣仔,閣仔旁即走廊頂搭建了一個偌大的平台,涵蓋廚房和廁室伸延至牆角,可放雜物,而靠著閣仔床沿的一邊因比閣仔高出約兩呎,可供筆者與弟妹們作書桌。而每個單位後牆頂都留有一列疏磚孔位作通風用,在閣仔可望見背戶人家的情景,所以大部份人家都以報紙塞孔,以保私隱,家母則用花布作簾遮閉。走廊盡頭設置衣架掛物,而間隔廳房的兩塊大快把板,中間各有一個直徑約兩呎圓形如剪紙般的鏤雕花窗,左邊飛龍吐珠、右邊鳳舞九天,背後托襯白紗窗簾,這是父親用鑿具花了數日時間而成的。前廳走廊旁擺放了一張方形飯桌,上放茶具;牆壁上亦置有一大相架,張貼了大量生活照片;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僅僅一百二十呎的斗室,居然可以這樣前舖後居!

貨件到後,父親每每忙著處理印刷花稿等,母親除了刺繡樣辦外,更忙著分配色線,紮好每一份,待明早鄰居的家庭主婦到來取貨回家繡作,當年全區十多座大廈,每一座總有一兩人甚至十多人來取貨做。屋村對面叫大坑西村,建有一列列巷屋,單層的,約有十多列,每列約十多戶,每兩列相對,各戶門前對開均留有十多方呎空地,可作曬場,頗為美觀整齊;附近山上還雜亂建有很多木屋,均住有很多來自潮汕的人士,他們都來取貨回家刺繡,所以筆者家每天都非常熱鬧。

某個晚上,筆者正幫忙分數色線,門外有人聲並叩門,父親看看手錶說 :「丫!三點半!」開門後,一對夫婦說:「不好意思!我來了兩次都取不到貨,特意半夜來取。」母親說:「還欠兩色在數配,坐吓、坐吓。」那叔叔與父親閒談,而那嬸嬸笑望著我,說:「丫!妹仔會相扶(即:幫手)了。」母親回應:「是呀!好彩伊聽話。」嬸嬸又說:「哈!白白、美人胚,與媽媽好似啊!」母親笑著回應 :「哦⋯你相惜!你誇獎啊!」嬸嬸接道:「間內整齊雅緻又有雕花窗。」母親回應道:「走難人,嘸講究囉,敢比鄉間的厝!」嬸嬸又道:「是呀!潮州厝、皇宮起,我鄉間原本住的是座『爬獅』,後圍包巷厝呢!你呢?」母親接道:「家後(即娘家)司馬府第,是座『四點金』。」指指父親再道:「家前(即夫家)是座『三碧連』。」父親問:「有無鄉間消息?」嬸嬸頓時眼泛淚光道:「唉!淒涼啊!咩都被搶奪去呀!劫財也罷!我家公(丈夫的父親)好人來啊!因家門外個籮不知怎的著了小火,硬說家公放火燒鄉,被鬥至受不了,去跳井,但水淺不死,天公都呾(上天都說)伊(他)不該死的,後慘被整死,圈條索在頸,硬說伊自殺!無人道啊⋯⋯」

筆者坐在矮凳上,放下手上那綑繡花線,擦著惺忪的眼,呆望著聲淚俱下的嬸嬸在不停地控訴,而叔叔則拍她背項說:「勿驚著(嚇親)孥仔(即小孩)。」

今日點煮:「苦瓜排骨煲」

苦瓜,俗稱「涼瓜」,又名「君子菜」。因為它與物共煮時,只係自苦而不苦人,故稱有君子之德!古來畫家名仕,都愛傳揚它,以作教化;食用方面,苦中帶甘,有涼血解毒之功。苦瓜排骨煲誠是一道美味有益的佳餚。

材料:

苦瓜兩個,約二斤(最好選取「雷公鑿」粗大的);

排骨十二兩;

潮州鹹菜四兩;

黃豆二兩;

蒜肉數粒;

冬菇數隻;

薑二片。

做法:

(一)黃豆洗淨,用清水浸泡四小時後,連水先煲至半腍,最好放入真空煲煮,煲滾後,焗數小時待用。

(二)鹹菜斜切片,用淡鹽水浸泡三十分鐘後,瀝乾待用。

(三)排骨汆水後,與焗過的黃豆連湯一起先煲。

(四)苦瓜開邊去瓤,切一吋半乘二吋長方形,不必汆水,只用半茶匙幼鹽拋勻待用。

(五)起鑊,下油,先將蒜肉炸至微黃色,再加入浸軟洗淨的冬菇一起略炸,如油量過多,可以舀起些;放入薑片及撒了幼鹽的苦瓜片、鹹菜片一起爆勻後,全部倒進排骨黃豆湯中,湯水要注滿蓋過物料,大火滾後,中火炆煮至苦瓜夠腍,加調味即成。◇

如有查詢或反饋請電郵至:dahongzhen@gmail.com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