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流感高峰期,很多人都擔心自己和家人發熱(港人習慣稱為發燒)。因為感冒一旦出現發燒時,就代表病情較重,稍有不慎還有機會併發腦膜炎或肺炎,所以當出現發燒時,很多人都不敢怠慢。如在安老院舍就會將院友送到急症室;學校就會要求學生早退;有些家長也會發現子女發燒時,就急著帶子女前往急症室求診。
筆者曾經寫過其它文章提過,中醫也有其退熱的方法,單用中藥也可退熱,有必要時可以中西藥合用。但中醫對發燒的理解跟現代醫學和一般人的認知是不同的。
現代醫學一般都指出人體的正常溫度是在大約攝氏36.5至37.5度(不同地方有不同標準),當體溫超過正常溫度就應診斷為發燒。但中醫對發燒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就是不單單依靠溫度計,還需要參考病人平時的陰陽狀態。中醫常常講求以常達變,意思即是以病人日常的狀況作為參考點,然後以該參考點比較患病時的狀況。例如,假如一名病人平素體溫只有攝氏36.3度左右,但在他不適時體溫上升至攝氏37.2度,即使這個溫度並不屬於現代醫學發燒的定義,但在中醫的角度已可歸類為身體在發燒的狀態。
中醫看發燒還不止上述的角度,還會更深層次地參考病人自身的感覺。儘管溫度計是客觀的溫度標準,但它並不能夠解釋人體的發病機理。要全盤考慮人體的陰陽(冷熱)狀況,單靠溫度計是很膚淺的,我們必須仔細詢問病人的自身感覺。其實發燒可輕可重,病情可錯綜複雜,但簡單和概括來說有兩種比較極端的狀況,一是病人感到非常熱,而且大汗淋漓和口渴異常,這是真正犯了熱邪。但有另一種發燒是很奇怪的,就算溫度計量得體溫攝氏39或40度,病人卻感到異常寒冷,不斷穿衣都同樣惡寒,甚至躲在被窩也不斷顫抖和縮作一團,這情況其實就是身體犯了寒邪。發燒只是身體努力地將寒邪驅散時的表現,假如這個時候處方清熱藥,實在是無助病情。這也解釋了為甚麼有時候發燒吃了退燒藥(有清熱作用)都不能退燒的特殊狀況。
只要拿準病人的陰陽狀況,當病人中了熱邪獲處方清熱藥如黃連和白虎湯;或中了寒邪獲處方散寒中藥如麻黃和桂枝湯,病人就很快會退燒。只要病人沒有發燒,病人就可再慢慢根治疾病。◇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