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後,天氣愈趨寒冷,來求診的病人十居其九是染上感冒或咳嗽,更甚的就是哮喘發作,喘息不得臥。有一次,我拿聽診器替病人聽肺部的呼吸聲時,病人面露疑惑問道:「中醫也用聽診器嗎?」

病人這樣發問,心中必定是認為「聽診器」是專屬西醫的檢查工具,中醫是不懂用的,但這種想法未免太墨守成規了。古時的醫生,因沒有科技的協助,所以無法透過現代的診斷工具替病人看證,他們只能夠透過望聞問切來了解病人的體質。時移世易,隨著科技一日千里,現代的中醫也會使用不同形式的科技,一方面令診斷更準確,另一方面亦可提升療效。

例如,古時的中醫根本不會使用科學濃縮藥粉或提純的中藥膠囊,但現代中醫使用濃縮藥粉或膠囊治病已隨處可見了。又例如古時的中醫不會使用血壓計、溫度計等等,但現代中醫使用這些工具來協助診斷也舉目皆是了。還有,古時的中醫針灸時使用的是人手打磨的銀針,但現代中醫只會使用即棄不鏽鋼針。可見「中醫」這門學術其實是有生命的,既能與時並進,亦能將新的事物融入中醫體系之中發揚光大。

中醫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為它經歷了數千代的雕琢,不但沒有故步自封,反不斷追上時代步伐精益求精,倚仗中醫界裏的精英抱持開放求真的精神,接受物換星移,將一些能充實中醫理論的事物納入中醫的診治常規,令中醫體系錦上添花,力臻完美。

電針時所用的電流、穴位注射所用的針筒、替病人放血的針具、協助醫者聆聽喘鳴聲的聽診器、拔罐時所用的真空罐、病人透過化驗中心得到的X光片和各種報告……全都是科技與中醫共冶一爐的舉隅,還有不勝枚舉的例子未能盡錄。人們也不應再抱殘守缺,誤以為中醫還是停留在古裝劇內那個郎中的模樣,今天新一代中醫在有需要時也會穿上白袍、戴上口罩、戴上手套,是一個確確切切能與科技和衷共濟的中醫,同時也兼備傳統中醫藥理論的醫師。

所以,如果大家曾做過任何身體檢查,我建議大家在向中醫求診時也帶備相關報告,這可能有助你的中醫得出更準繩的診斷和判斷呢!◇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