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地,當我們有信心的時候,一定會表現得更好,會更有毅力,更懂得如何解決問題,更能享受自己做的事,更有學習動機去做事,也更能應付迎面而來的困難與挑戰。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學生。再也沒有甚麼比孩子對自己有信心,能夠正面思考更重要的了。因此在討論增強型、削減型與放任型因素之前,我想先討論一下關於自信心的問題。

自信心有很多種說法,像是自尊心、自我觀念、自我效力等等。自信心是學生對自己的理解能力有多少把握及信賴度,或是能做好功課、能坦然面對挑戰以發揮實力的能力。積極自信的學生通常有比較好的表現,能有信心應付困難的課業,擁有樂觀的思考,願意更努力嘗試,並享受快樂的學校生活。

通往自信心的2種途徑

通常有2種途徑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而每種途徑都包含了一些特別的對策。

第一條途徑是充份利用每個機會,在生活中建立孩子更多成功的經驗。像是:

● 把功課切割成幾個部份。

● 拓展更開闊的成功視野。

第二條能增加孩子自信心的途徑,則是改變他們的負面思考。像是:

● 認清負面思考的陷阱是甚麼。

● 發展正面積極的自我對話。

● 發展實際的樂觀主義。

● 成為才能的偵測者。

而後續文章的重點,就是將焦點放在如何適當運用這些對策上。

——摘自《激勵孩子快樂學習》新手父母出版提供◇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