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2歲的黃爸爸,無奈地帶著8歲的孩子前往就醫。他主訴,孩子不專心,整天在做白日夢,在家寫功課都要拖好久,講也不聽;老師經常抱怨孩子上課東張西望、跑來跑去都坐不住。整天精力充沛,沒有一刻是安靜的,做事情又沒有系統,房間總是一團亂。他一邊講,孩子在旁邊不停地插嘴想要反駁,因而被爸爸不斷訓斥,診間緊繃的氣氛十分令人尷尬。

再努力就是做不到

在經過醫生多次仔細問診與評估,再加上學校老師與家人的看法並蒐集資訊後,確診孩子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聽到醫生的診斷後,黃爸爸也吐露出自己的心聲:「其實我覺得自己從小也有一樣的症狀表現,而且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都還長期困擾著我,明明工作很努力,但總是被老闆說少一根筋,做事情經常被主管說在瞎忙,有時候想要多做點甚麼,甚至會被同事認為愛管閒事。別人常對我說:『你都幾歲了,早就該知道如何控制自己了吧!』但問題是我從小到大,再如何付出努力就是做不到,我該怎麼給這個孩子做好榜樣?」他邊說邊掉眼淚。

行為表現有不同主觀感受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生蔣立德說,上述的兒童案例是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診間很常遇到的狀況。雖然有些案例很接近過動兒症狀,但一定要經過審慎評估之後,才會更了解事實真相,因為即使同樣的行為表現,也常會因個人主觀感受而有不同看法。看似東張西望的好奇寶寶,有人就會認為是注意力不集中,有人認為好動的寶寶就是過動,也有人覺得只是活潑了點。但在成人身上呢?即使好動與衝動的症狀已經隨著年齡增長與社會經歷而逐漸收斂並改善,但仍殘存著些許的特色,更不用說是緊跟著自己的分心問題了。

ADHD屬於神經發展疾病

蔣立德提出,從20世紀末迄今,已經有許多影像學研究發現,ADHD個案的腦部內分泌與發展上有明顯異常和落後,進而證實ADHD是個先天存在的診斷,越早被發現,就能越早評估,並進一步接受治療。雖然在2013年公佈的新版診斷準則中,已經很明確把ADHD歸類在神經發展疾病的範疇中,但仍有許多家長與民眾把ADHD當作是孩子不夠認真、不夠努力,甚至鼓勵孩子只要「做自己」,殊不知他們就是因為這樣而承受了無比的壓力與誤會。

確診要經過審慎評估

蔣立德表示,ADHD的診斷往往需要經過好幾次門診,在詳細病史詢問與資訊蒐集,確認個案從小在不同的情境下與年齡中,都曾經長期出現注意力缺失或過動、衝動症狀,才能確診,而且才會更有把握判斷這些旁人眼中的行為特色、特質,究竟與ADHD的關聯為何。在確診之後,會更有系統地進行下一步的治療,以幫助無助的孩子與家人,將生活步調逐漸拉回正軌。

治療後的改變與進步

蔣立德補充說,上述黃先生與孩子的案例,就是在經過完整的評估與確診之後,父子一同接受了ADHD的治療。在治療一段時間後,逐漸在這對父子的互動中看到笑容,那不單純是爸爸與孩子在症狀上的進步,而是整個家庭和諧與溫暖的發酵。◇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