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平日在課堂上是否容易分心,或是有過動、衝動等行為,嚴重者甚至影響課堂秩序與人際關係,要小心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不過,只要接受適當治療後,就能減輕過動的症狀,也可以表現得與一般孩子無異。
ADHD發生的原因
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醫生蔡文心表示,ADHD是兒童、青少年常見的疾病,發生的原因不一,舉凡遺傳基因、神經病變、環境刺激、生理因素等,都可能造成孩子有ADHD的症狀發生。
ADHD造成的影響
ADHD所帶來的影響,通常是因注意力不足造成學習成效低落,進而產生挫折、自卑,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負面的人際關係。因此,要改善因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負面連鎖反應,建議在孩子學齡前,家長要多留意孩子的行為,若有發現任何病症,要儘快就醫諮詢。
ADHD治療的方式
目前ADHD的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與行為治療。蔡文心說,6歲以下的孩子,要以行為治療為優先;6歲以上的孩子,若有ADHD的症狀,可以根據症狀的程度,進行藥物治療或行為治療。但治療ADHD的藥物,仍有一些家長有認知上的誤解,對於藥物的依賴性、成癮性、安全性等問題產生疑惑,不敢接受藥物治療,因而延誤治療的黃金期。事實上,治療ADHD的藥物其安全性非常高,只有部份的案例出現食慾被抑制的副作用。
她進一步說明,對於藥效方面,有分短效型與長效型,長效型藥效約12小時,短效型藥效約4小時。根據臨床統計顯示,經過醫生診斷後,如判斷需使用藥物的孩子,透過正確用藥,約有80%~90%的孩子情緒穩定程度有顯著提升;而絕大部份孩子則屬輕症,並不需要使用藥物,只要透過行為治療就能改善。
蔡文心提醒父母,當孩子確診為ADHD,應多給予孩子正向的鼓勵與讚美,使其適性發展、快樂學習,被更多人了解與接納。另外,家長要多陪伴孩子進行適度的運動,以發洩充沛的精力,因為透過部份門診案例發現,運動不但能改善過動的症狀,也能增加親子間的情感。◇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