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種種聚散,看似浪花的凝聚與破滅那般的偶然無常,然而在全觀的境界裏應該都不是意外的偶然。我們常聽說人是萬物之靈,可是落在情中,反而看不清迷中的真相。真是這樣嗎?讓我們來看幾則故事。

報恩魚

饒州有位商人,途經鄱陽湖時,看到有漁民捕到一條大魚,這條魚重達百斤以上。漁夫開價一兩銀子,商人照價買下,然後就將魚放回湖中。

大約一個月後,商人做完生意,帶著賺得的錢返家,夜裏再次經過鄱陽湖時,遇到了盜賊。賊人登上他的船,將船劫持到蘆葦叢中,搶走了他的財物,並打算殺人滅口。商人命懸一線之際,一條大魚突然跳進船艙,張開魚鰭,擺動著身子,勇猛撞擊盜賊。盜賊雖然持刀又砍又殺怎也傷不到那條魚。

不一會兒,巡邏的官船聽到蘆葦叢中的喧鬧聲趕過來一看,將盜賊逮捕。那條魚則又躍入江中,消失了蹤影。商人這時想起之前他曾救過的那條大魚,這魚就是那條大魚。當他危急之際,魚跳出水來救了他的命,正是來報恩德的!《小豆棚》的作者記戴,這事發生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七月。

商人途經鄱陽湖時,救下了漁民捕到的一條大魚。示意圖(攝影:GS/大紀元)。
商人途經鄱陽湖時,救下了漁民捕到的一條大魚。示意圖(攝影:GS/大紀元)。

義鳥

宜興有一位姓陸姓人氏,他宅邸園內種植了許多樹木,有許多種鳥兒被吸引了,紛紛聚集到他的樹上結巢。每天中午和夕陽西下時,一群群鳥兒歸林,宛然像集市一樣熱鬧。陸某禁止任何人彈射這些鳥兒。在寒冷的冬天,或遇到雨雪天氣時,他會撒米穀在林中,餵養這些鳥兒。

有一天,陸某被仇家陷害誣告為逆黨的一員,而被逮捕到官府審問。當天集訊了很多人。庭審時,突然有百鳥飛來,聚滿門庭,鳥叫聲喧噪震天。當庭審將訊問陸某時,突然有一隻鳥飛下來,從庭審官的案上銜走了一張紙,然後飛走了,隨後群鳥也四散飛去。庭審官員十分驚詑,那張紙是為首者的供辭。後來庭審官員刑審這個為首的,確證陸某是被冤枉誣告的;陸某的冤屈得以昭雪。

為了紀念這件奇事,陸某在自家構建了「義鳥亭」,清朝時這座亭子還在毗陵城內。有人寫了五首《禽言》民謠來記錄這段故事,詞意簡潔明瞭,描摹了鳥兒們報恩的心意。這裏舉述詩歌第二首和第五首於下:

泥滑滑,泥滑滑,把好人,受冤屈。我喳喳,他咄咄,不把仇人快打煞。欲救恩人真沒法,拚將一紙偷銜去,飛飛訴於天公說。

秦吉了(鳥名),秦吉了,樹間鳴,階前噪。恩人莫上鎖,恩人莫打拷,水落石出寒雲散,青天白日自分曉。安得喚醒鏡台前,把個官司完結了。

「秦吉了」是形似鸚鵡的鳥,白居易有一首新樂府詩〈秦吉了〉描寫:「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頸紅;耳聰心慧舌端巧,鳥語人言無不通。」鳥兒展現「智慧」為報恩而來。平日人們以為鳥兒呆頭呆腦,其實在關鍵時刻,鳥兒一點都不「迷」而且有「智慧」。「萬物有靈」豈是虛言?

曾衍東在《小豆棚》中還轉述平陰的田怡亭親戚的一個實例。田怡亭的叔祖母七十餘歲,一人孀居。在住處樓上曾蓄養一隻泰山紅腳鳥,養了六七年,這鳥能說話。這鳥以籠子為巢,清晨出去傍晚歸來。乾隆甲申年(1744年)的春天,情況突然改變了。一夕,鳥兒忽然對她說:「老奶奶,我明日出去,恐不能回來。」老奶奶說:「那麼不出去不行嗎?」鳥兒說:「命數不能逃。」次日鳥兒出去後,果然不見歸來。

這鳥兒真靈了!不僅懂得「命數」,還預先知道自己的「命數」將要完結,所以提前告訴了老奶奶,平靜譜寫下緣份的休止符。那麼,鳥兒陪伴孀居的老奶奶六七年,或可能也是來報恩的吧!反倒是老奶奶思念過深,竟然憂思成疾,不久就離開人世了。

鳥兒也知「命數」?(STEPHANE DE SAKUTIN / Getty Images)
鳥兒也知「命數」?(STEPHANE DE SAKUTIN / Getty Images)

人與鸚鵡

兗州金鄉有一位太學生李某,性格豁達,喜愛音樂,但生活落魄,沒有依賴的親人。他養了一隻鸚鵡,教它學習唱歌,經過一年多的訓練,鸚鵡能夠按照節拍和旋律歌唱,歌聲清脆婉轉。李某常常背著一個小架子,讓鸚鵡棲息在上面,自己騎上一頭瘦驢,一起出遊,悠然自得於山水間。當他心情愉快時,會令鸚鵡唱歌,自己則吹笛子來伴奏。

一段日子後,當地人都知道了這隻鸚鵡的本事。地方的縣令麥子亭強行出價百金,想要買下這隻鸚鵡。李某無可奈何,只能讓縣令把鸚鵡帶走,自己則將縣令給的百金子隨手捐棄在路上,痛哭了一整天後才離開。

縣令得到了鸚鵡,非常高興。第二天,他設宴款待賓客,特意讓鸚鵡歌唱助興,然而鸚鵡卻默然無聲,連吃東西都不肯,沒過幾天就死了。

恩報得葫蘆棗

光州城外七里村有位老婦人,家裏種了兩棵棗樹。棗子成熟的時候,有一位道人路過,向老婦人討棗子吃。老婦人慷慨地說:「想要多少隨意摘吧!」

道人摘了十多枚棗子吃。臨走時,他將自己隨身佩戴的葫蘆取下,掛在棗樹上,並對老婦人說:「感謝婆婆的好意,明年這棗子會像這葫蘆一樣。」果然,到了第二年,棗子真的變成了像葫蘆的形狀。

後語

看了上述的這些故事,想想世間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聚首,像不像是恩與債的交會呢?施恩與欠債都有報!萬物有靈,受人之恩湧泉相報。當下的善緣來自過往善行的善報,若反而落於「情」中,陷於「迷」了而失落了生命的根本,那豈不是物不迷人人自迷了嗎?!#

資料來源:《小豆棚》

——看更多 【救世古鑑】系列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