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黃曆七月十五日是盂蘭節,佛教稱為盂蘭盆會,道教稱之為中元節。事實上整個黃曆七月,香港各區都有不同團體舉辦盂蘭勝會,大致可分為潮州丶廣府及海陸豐三個模式。本期「紀載香港」,分享南區香港仔石排灣的盂蘭勝會的特色。

8月7日夜間的香港仔石排灣「惠東平海水陸居民盂蘭勝會」現場。(黃志強提供)
8月7日夜間的香港仔石排灣「惠東平海水陸居民盂蘭勝會」現場。(黃志強提供)

長洲太平清醮期間,為人認知的「地標」包括三座掛滿平安包的大包山,另一邊廂,演變成競賽的「搶包山」成為醮會的高潮之一,甚至活動被翻譯成「包山節」(Cheung Chau Bun Festival)。然而「包山」並非長洲獨有,8月6日、7日(黃曆七月初三、初四)走訪香港仔石排灣球場舉行的「惠東平海水陸居民盂蘭勝會」,四座整齊掛滿平安包、插滿彩旗的包山映入眼簾,與長洲包山不同,在石排灣包山的頂部設有旗斗,四面環繞印有「盂蘭勝會」四個大字,旗斗四角插小旗,中間還有一支大旗。夜晚還掛滿彩燈,十分明亮。平安包又稱「幽包」,是用作祭祀的包子。

包山旁設有香爐,裝有大香枝,並擺放供品。(黃志強提供)
包山旁設有香爐,裝有大香枝,並擺放供品。(黃志強提供)

海陸豐盂蘭勝會醮場 設包山與浴室

「惠東平海水陸居民盂蘭勝會」屬海陸豐式的盂蘭勝會,海陸豐族群亦稱為「鶴佬」或「福佬」人,是來自廣東汕尾和福建沿海一帶的漁民。根據民俗學者周樹佳的統計,在香港仔石排灣舉行的盂蘭勝會有三個團體,包括汕尾、惠東、惠陽,在2015年之前的記錄中仍有三個盂蘭勝會在該地舉行,但今年攝影記者走訪時,觀察到只剩下一壇由惠東主辦的盂蘭勝會。

包山的頂部設有旗斗,包山上掛的平安包都用透明膠袋包好,以免下雨淋濕。(黃志強提供)
包山的頂部設有旗斗,包山上掛的平安包都用透明膠袋包好,以免下雨淋濕。(黃志強提供)

在謝德隆著作《數港式盂蘭 還看卅間》介紹,海陸豐盂蘭勝會在最鼎盛時期,包山擺有十餘座,當時的祭品相當豐富,如燒豬都有十多隻。但如今已沒有過去那麼盛大的場面,只剩下三座大包山了。記者觀察現場,發現包山上掛的平安包都用透明膠袋包好,以免下雨淋濕。包山旁設有香爐,裝有大香枝,並擺放供品。

大士王(鬼王)是神明的化身,負責震懾和監管前來接受分衣、施食的孤魂野鬼。(黃志強提供)
大士王(鬼王)是神明的化身,負責震懾和監管前來接受分衣、施食的孤魂野鬼。(黃志強提供)

善信在醮場內擺放祭品。(黃志強提供)
善信在醮場內擺放祭品。(黃志強提供)

前往上香的善信絡繹不絕。(黃志強提供)
前往上香的善信絡繹不絕。(黃志強提供)

另一個特色是「幽席」的設置,「幽席」是盂蘭勝會的重要環節,在醮場附近會豎起「幡杆」,意為召喚孤魂前來享用,並為分衣施食劃定範圍。這裏可以看到石排灣盂蘭勝會人性化的一面。街坊集中擺放供品於醮場內,有「城隍」維持秩序,並設有紙紮品「男浴室」和「女浴室」,因夏日炎炎,孤魂野鬼可以沐浴後再進食,或酒足飯飽後再沐浴。在「幽席」上,還有彩色花籃和白色幽燈(席燈),下方插滿蠟燭,引導孤魂野鬼到場享用。

夜間設置的「幽席」。(黃志強提供)
夜間設置的「幽席」。(黃志強提供)

筆者觀察到較為特別的是在醮場內經棚的花牌上書「太平清醮」,好奇為何會有這一說法,請教多位文化界人士均無解。謝德隆在2019年訪問過主辦單位負責人蘇先生,回應無從考究,從前輩接手時就已是這樣的模式。謝德隆提及,在石排灣最後進行的酬神儀式,與長洲太平清醮相似,這或許提供了一個考據的參考。

醮場內經棚的花牌上書「太平清醮」和「盂蘭勝會」。(黃志強提供)
醮場內經棚的花牌上書「太平清醮」和「盂蘭勝會」。(黃志強提供)

8月7日夜晚,舉行祭幽法事後送「大士王」(鬼王),「大士王」是神明的化身,負責震懾和監管前來接受分衣、施食的孤魂野鬼,盂蘭勝會結束後會焚燒送走「大士王」,且焚燒紙紮品,包括包山竹架,代表今年的活動功德圓滿。

拆除包山架。(黃志強提供)
拆除包山架。(黃志強提供)

盂蘭勝會的由來 善惡有報的佛經故事

香港的盂蘭勝會、中元法會是民間保留的重大祭祀活動,也有以家庭為單位的燒衣活動,為祖先及亡魂做功德,祈求一家出入平安。盂蘭節的由來,民間流傳甚廣的是《佛說盂蘭盆經》的目犍連(Maudgalyayana)救母的故事。

「盂蘭盆」來自梵語(古印度語)——Ullambana,意思是「救倒懸」,指的是解救墮入餓鬼道、地獄的人之痛苦,佛教中每年黃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傳說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目犍連神通第一,他在修成神通時,想要報答母親生育之恩。他以天眼通功能看到了自己的母親墜入餓鬼道中,因償還生前的罪業而遭受折磨、不得吃喝,渾身只剩皮連骨了。他的母親遭遇此罪過,因在世時糟蹋了很多食物,貪心、易怒、惡念很重,不修口、不修為,待人刻薄而且又毀謗佛法。

目犍連不忍心看到母親受苦,於是用神通化出一缽食物送到她跟前,沒想到食物到了她嘴邊就化成火炭,她無法進食。目犍連無奈自己雖然修煉出了神通,卻救不了自己的母親。他只好求救佛陀,佛陀說,他的母親罪業深重,不是一人救度得了的,須要集合十方眾僧的神威才能辦到。佛陀囑咐他,在七月十五這一天,準備五果、百味美饌和衣物、各種用具,裝入盆中,在佛前供養十方眾僧,得眾僧人共發善願,祝願七代父母,他的母親才能脫離餓鬼道。

目犍連遵從佛祖的教導,在七月十五日以盆齋供十方眾僧。在佛陀的善允下,目犍連的善念,凝聚十方眾僧的善能量,終得以救出墮餓鬼道的母親脫離苦海。

這個孝道故事流傳千古,被搬上舞台演繹成戲劇《目連救母》,也傳播著傳統文化中「善惡有報」的觀念。古人雲「神目如電」,做了壞事就要還業,哪怕是自己親生兒女施展神通,也不一定能救得了自己。而目犍連最後集合十方眾僧的神威,也就是集結了眾人善的力量,當人心向善歸正時,才感動上天,甚至解救餓鬼的世界。@

拆除包山架。(黃志強提供)
拆除包山架。(黃志強提供)

送走大士王,焚燒紙紮品。(黃志強提供)
送走大士王,焚燒紙紮品。(黃志強提供)

送走大士王,焚燒紙紮品。(黃志強提供)
送走大士王,焚燒紙紮品。(黃志強提供)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