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周「三中全會」召開前夕,內地金融圈一宗悲劇,折射出這個最高層會議對未來中國金融及經濟可能重新定調,金融界勢將成為繼內房及民企後成為下一個被整頓行業,而香港作為中國的對外金融中心,往後命運亦可能重新被改寫。
綜合消息指,中金公司上海一名30歲女銀行家,本來年薪超過160萬元人民幣,應屬內地最頂層的「打工女王」,前幾年結婚後買了一套價值約1,500萬人民幣的住宅,月供需5萬至6萬元,本來應是綽綽有餘。不過隨着內地樓市崩盤及房地產商「團滅」,該物業已變成負資產,500萬首期全數蒸發,加上薪金被大幅削至約60萬元而無力承擔每月供款,最終選擇輕生。
在輿論壓力下,中金公司日前發聲明,承認上海分公司有一名女員工死亡事件,但否認與減薪有關,聲明指該員工出於自身原因離世。真相是甚麼根本無從得知。
內地樓價下跌已不是甚麼新聞,據聞有個別深圳樓盤跌幅超過四成,負資產斷供的問題或會陸續出現。然而,整項消息最令人震驚,還是券商員工薪酬下降的幅度令人驚訝,恐怕是折射出內地金融市場及銀行界正處於一遍肅殺的景象。
女銀行家減薪三分二並非單一例子,根據中金公司第一季季報估算,期內人均應付薪酬為10.5萬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16.64萬元減少36.78%;首季度人均月薪達3.5萬元。翻查2020年一季度,公司人均應付薪酬為29.67萬元,即月薪接近10萬元,意味4年來累跌近65%。今年4月外電亦曾報道,中金公司因應交易環境低迷,早前向在內地的銀行家發出通知,將削減他們的基本薪酬多達25%。
而且中金公司顯然並非唯一減薪機構,上半年有近八成證券公司的從業者人數按年減少,翻查資料截至上月底,內地證券業從業者有34萬人,較年初減少逾萬人或近3.4%,為最近3年來首次出現人員淨流出現象,主因是一般證券業務人員淨流失6,809人,至21.5萬人,以及證券經紀少4,869人,僅餘3.28萬人,而投資主辦人減幅亦近22%。
即使是內地銀行看似經營較為穩健,但因銀行需向實體經濟「讓利」,業績受壓,須致力控制成本。其中建設銀行總部向員工提出減薪至少10%,當中職級較高員工的減薪幅度將更高。消息稱,不單總部員工被通知減薪,建行旗下附屬公司員工也需要減薪,幅度視乎各自業務業績,表現較好的幅度或僅單位數百分比,但普遍減薪幅度更高於總部。而其它像平安銀行則要求上海逾100名員工遷回深圳總部,以削減成本,不接受的員工需要離職,並會根據表現獲得補償。
在內地民眾月入普遍只有數千元的情況下(前總理李克強曾稱中國過半人口月入僅一千元人民幣),民眾一方面對於券商員工可輕易賺取到過百萬元年薪感不滿,另一方面亦對近期券商要大幅減薪的行為感到奇怪。
現實是近年金融業收入大縮水,由政策造成的可能性或者更大。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要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防止「脫實向虛」。金融市場過度炒賣及投機的行為亦被視為一種無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虛」招,近年內地大力推動「共同富裕」,中紀委更在2月發文要求破除「金融精英論」、「西方看齊論」等錯誤思想,多家中資金融機構頻傳減薪酬消息,當中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中信里昂等。
今個星期召開的三中全會,被外界高度關注,認定將為中國式現代化設定更具體的方向和路綫,財金界已對會議要點展開猜測,其中引人熱議的,包括對金融業要有全新定義。當中上月的「陸家嘴論壇」是新一屆金融管理部門主要領導首次亮相,也點出了貨幣政策新框架,而在過去兩年一系列具體的金融改革背後,近來被金融界所熱論的,則是提綱挈領的六條「金融新定義」。
其中第一條,正是不對標美國金融模式,這意味着過去數10年,中國金融業模仿華爾街從無到有發展起來的階段將結束。而與之對應的,是去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堅定走習近平提倡的「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包括金融既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雙重屬性,要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不能單純以盈利性為目標,盈利要服從功能發揮。
其次是源自中國特色金融定位,要強調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並強調金融的服務業定位,為實體經濟服務,為高科技服務,不鼓勵把金融業發展作為經濟發展的優先地位。這與去年高層提出的「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一脈相承,金融業的發展不能高於實體經濟發展,以防產業「空心化」趨勢。
這也是近年「破除金融精英論」的底層思維,過去的金融高薪酬不足以獲得支撑,金融行業也要重新定價。由此外界也猜測,正越演越烈的金融行業降薪潮、退薪潮,可能只是開始。同時要重新定位的金融行業也帶來金融中心城市的重新定位,未來不需要太多金融中心城市,有香港和上海就夠。
值得香港投資市場注意的是,中國特色金融定位是徹底推翻過去數10年金融行業的發展思維,特別是「破除金融精英論」,對香港的投行及金融市場精英,是徹底扭曲了當前的行業前景。如果作為母公司的銀行或金融機構減薪,香港的關連機構要否跟隨?這已不是一個經營考慮,更多是出於政治因素,你是管理層會否不跟從?
今次「破格」延後的「三中全會」,由政治局會議的公告,大致可窺視主題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投資市場之前高度憧憬可能有很大出入,經濟主題可能不會是「三中全會」的重點,會議未必推出短期強力刺激措施,眼前一些經濟問題如樓市及內需不足等,可能不在討論範圍。投資市場近期或已調節對「三中全會」的期望,導致中港股市疲弱,投資者不可不防。◇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