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植物的食品不一定都健康,這是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的。如果食品是超加工產品,即使原材料都是植物性的也不健康,反而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風險。

此前很多研究都證實,基於植物的食品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壓、控制體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還可以降低缺血性心臟病死亡風險。

植物性飲食模式鼓勵天然植物性食品,它的特點是很少或完全不吃肉、魚、蛋和奶製品,不過,隨著超市裏的超加工食品(UPF)無處不在,基於植物的超加工食品也越來越多。包括素香腸、素雞塊和素肉餅等,還有豆漿、植物奶、含糖飲料等植物性飲品,以及零食、糖果等,這些食品都是使用植物成份經過加工而成。

COVID-19大瘟疫後,隨著越來越多人開始更加重視健康,對基於植物飲食感興趣的消費者群體也不斷擴大。根據美國「基於植物食品協會」的數據,2022年有70% 的美國人食用植物性食品,高於一年前的66%;而美國基於植物食品的年銷售額也在大幅增長:2022年約為80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6.6%,而2023年的銷售額則達到115.1億美元,並預計2024-2031年期間將以13%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

超加工植物性食品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今年6月,《柳葉刀-區域健康 歐洲》發表了一項新研究,發現超加工植物性食品的攝入量,與罹患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風險呈正相關;而非超加工植物性食品的攝入量,則與罹患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風險呈負相關。

該項研究針對英國生物數據庫近12.7萬名、年齡在40~69歲之間,中位隨訪時間9年。結果發現,與食用非超加工的植物性食品相比,超加工植物性食品的總能量佔比每增加10%,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5%,其中冠心病風險增加6%;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也增加12%。

該研究還發現,非超加工植物性食品的總能量佔比每增加10%,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降低7%,其中冠心病發病風險降低8%;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也降低13%,其中冠心病死亡風險降低20%。

研究的合著者、倫敦帝國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Eszter Vamos 博士表示,「雖然植物性超加工食品可能被作為健康食品在銷售,但它們可能會導致更糟糕的健康結果。」因為超加工食品中不僅含有大量的鹽、脂肪和糖,而且還含有多種添加劑。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巴西聖保羅大學的Fernanda Rauber 博士分析:「儘管這些食物是植物性的,但由於其成份和加工方法,可能會讓這些食品導致血脂異常和高血壓等危險因素。這些食品中存在的食品添加劑和工業污染物,會引起氧化壓力和炎症,進一步加劇疾病風險。

「因此,我們的結果支持轉向植物性食品的選擇以改善心血管健康結果,但要考慮食品的加工程度。」他說。

該項研究首次提供了證據,表明超加工植物性食品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研究人員呼籲,提倡植物性飲食的營養指南,不應僅關注減少食用肉類等動物性食品的量,還應關注食品加工水平的重要性,以避免攝入超加工食品。

儘管先前哈佛大學的研究也發現,採用的植物性飲食中如果富含健康的植物性食品,可降低冠心病風險;而富含不健康植物性食品的,結果則正相反。不過,該研究只是把全穀物、水果/蔬菜、堅果/豆類、植物油、茶/咖啡等,定義為健康的植物性食品,把果汁/含糖飲料等定義為不太健康的植物性食品,並沒有明確評估工業食品加工程度的影響。

素食者消費超加工植物性食品更多

植物性食品營養價值較高,對健康有益。不過,消費者如果不注意其加工程度,可能反受其害。有研究發現,隨著工業化植物性肉類和乳製品替代品越來越多,素食者比肉食者消費的超加工食品可能更多。

美國營養學會《營養雜誌》2021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並非所有的素食飲食都一定對健康有益。如果素食者攝取過多超加工食品,如植物性肉類和乳製品替代品,會與肉食者一樣出現健康問題。

該研究通過對平均年齡56歲的2萬多名參與者,進行為期5年的隨訪發現,在4種飲食中,純素食者的超加工食品攝取量最高,肉食者、魚素食者、素食者和純素食者的超加工食品所佔總能量攝取比率,分別為33%、33%、37%和40%。

同時,素食者的不健康指數也較高(54、53、57和60),這表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更喜歡不健康的素食產品,所以出現健康問題的風險可能會與非素食者一樣高;此外,飲食不均衡的純素食者和素食者,會因攝入較多超加工和不健康的植物性食物,增加超重或肥胖的風險。

日式飲食降低心血管疾病還延長壽命

日本是世界上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之一。根據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男性平均壽命81.5歲,女性平均壽命87.6歲。2019年,全日本90歲以上人口高達206萬人,百歲以上老人更超過7萬人。日本人的長壽因素離不開日式飲食模式。

整體而言,日式飲食清淡而營養均衡,基本原則是帶出食材本身的味道,而不是加入太多調味料,一般也不會深加工。飲食特色是富含蛋白質、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含較低的飽和脂肪及糖,這種飲食有助於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同時保持熱量攝入的平衡,從而幫助控制體重,還能夠降低罹患癌症與心臟病的風險。

《英國醫學雜誌》曾發表過一項研究,通過對近8萬多日本人進行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認真遵循日式飲食指南的人,總死亡率降低了15%。

日式飲食指南包括五類食品:

1,主食,包括米飯、麵包和麵條。

2,副菜,包括綠色蔬菜、蘑菇、馬鈴薯、番薯、淮山和海藻。

3,主菜,包括魚、肉、雞蛋和有機大豆製品。

4,副食,包括牛奶和乳製品。

5,飯後水果,包括橘子、蘋果、柿子、梨、葡萄和桃子等。

食物組的順序是根據建議的每日份量給出的,提供2,000~2,400卡路里熱量。該指南還建議多喝水或茶,並適量食用經加工的零食、糖果和含糖飲料。@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