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金管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負資產個案錄得25,163宗,涉及金額1,312.97億港元。對比2023年第三季錄得11,123宗及592.63億港元,宗數及金額按季分別大增14,040宗(126%)及720億3千4百萬港元(121.5%),創自2004年第3季後的季度新高。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去年下半年受息口上升、交投下跌以及發展商減價推售新盤等多個因素影響,本港樓價一直下行。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去年第4季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17.1點,連跌8個月,與2021年第3季的歷史高位397.9相比更急挫逾2成。另外,自2019年政府放寬按揭保險成數的樓價上限,按揭保險宗數曾於2021年攀升至歷史新高,根據經絡內部資料顯示,採用8成或以上按揭的買家比重有顯著增加。而樓價由高位回落逾2成,該批於2019年至2022年樓價高企並採用高成數按揭入市的業主便會較大機會跌入負資產。曹德明指,由於負資產數字是滯後數字,加上現時銀行估價趨向審慎,一手貨尾積壓,發展商傾向以低價策略推售新盤,即使交投量或於上半年回穩,但樓價未必即時回升,上半年樓市或呈「價跌量升」的狀態,負資產個案仍有上升壓力,或超越3萬宗以上水平。另外,聯儲局議息如市場預計維持利率不變,對樓市有正面支持的作用,料負資產宗數最快於下半年才有機會高位回落。

曹德明表示,負資產數字攀升不代表業主無力供款,自2010年壓力測試措施推出後,本港業主還款一直處於穩健水平,根據金管局12月住宅按揭統計調查資料顯示,超過3個月及6個月未償還按揭貸款的拖欠比率分別報0.08%及0.05%,多年來處於超低水平,顯示絕大部份業主的供款能力仍穩健,銀行借貸風險可控。只要借貸人每月準時還款,一般情況下銀行不會向負資產人士「call loan」。曹提醒有意置業之人士仍要衡量自身經濟及供款能力,避免借太盡,緊記按時供款以及預留至少半年的後備資金。@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