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願望:學習丹麥文

可能這是新年剛開始的「願望後遺症」,但從新年1月1日起,我已經連續16日堅持利用Duolingo學習丹麥文,而且多數超過15分鐘,剛剛成功衝上第五個單元。

這絕對稱不上是成就,但我卻感到十分歡愉:我又有機會可以體驗那種初學者的視覺,享受多一次學習語言的旅程。

老實講,作為一個語言學習者,自幼已經被逼在香港學習英文,來到德國後又不得不以破釜沉舟的方式去學習德文,對「學習語言」這回事已經感到筋疲力盡。2016年完成德文CEFR最高水平的C2考試之後,覺得已經「成功登頂」了,往後有段時間認為自己這輩子的「語言學習配額」已經完全耗盡,再也不會學習一種新語言。

失敗,因為懶惰?

直到我開始教授德語,我的想法就開始慢慢改變。

在接觸學生的過程當中,很多明明有語言天分的學生都會充滿掙扎,當中有一部分是未能理解德文語法而引起的挫敗感(所以特別希望我能用工程師的角度剖釋這個語言),但也有很多同學認為自己未夠「勤奮」,導致學習失敗。

在一個登記表格內,我以風趣的方式查問「你認為為甚麼你學習德語未能成功?」並提供「我認我懶」作為選項。不料,超過八成的登記學生都選擇了「懶惰」作為自己學習進度未如理想的其中一個原因!

由於我學習德語的過程是頗「不正常」(簡單來講就是「被拋入冰水之中」),這會導致我在理解學生困難的時候,未能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嗎?

無疾而終的芬蘭語學習之旅

好,我決定要跟我的學生一樣,嘗試多學一門新語言!

原本,我選擇了芬蘭語作為目標,從語言學上來講,芬蘭語所屬的語系為烏拉語系,跟其它日耳曼語系或拉丁語系的差別很大,我很有興趣去理解這門語言背後奇怪而複雜的語法。

但其難度系數確實極高,而且學習資源不多,加上只有一、兩個來自芬蘭的朋友,跟語言的聯繫實在太少,嘗試了一段短時間就招架不住,直接放棄。

經此一役,我對學生所面對的困境,立刻有了更深入的體驗:缺乏動機不是一種罪過,只有感受到聯繫,得到適當的資源和幫助,我們才會有學習的動機。

雖然學習失敗,但再挑戰自己,學習一門新語言的想法,就埋藏在心中。

與丹麥結緣

直到去年年尾,開始在一家機械人公司擔任應用工程師一職,並有機會到丹麥總部體驗一次難忘的Onboarding,我就忽然留意到丹麥文在我身邊的「存在」。

公司的VPN經常會讓很多網站誤認使用者身處丹麥,介面突然彈出一堆丹麥文,我就要嘗試猜測按鈕的意思;在總部的丹麥同事也常在LinkedIn用丹麥文出帖,好奇的我也希望知道帖文的內容;收到從總部寄來的郵件,上面都印有丹麥郵政的資訊,也自然是滿滿的丹麥文……

就是這種日常微少的接觸,讓我感到自己和這個語言的少少聯繫,驅使我繼續嘗試學習丹麥文。

希望自己能夠堅持!

初步觀察和感受

作為一個能夠掌握4、5種語言的「多語者」,我確切感受到自己學習和教授語言的經驗,對學習丹麥文極有裨益。以下是我的初步觀察和感受,簡單記下,給自己一個回顧,並跟有意學習的你分享!

有種講法,是丹麥文和德文的相似度高,所以對於能講德文的人來講,會較易學。

騙子!

的而且確,很多現時我學習到的丹麥文生字,都可以從德文的詞彙對照出來,估計有三成都有相近的詞源。

但丹麥文相對德文,是一個語音學極不規則的語言。學了兩個星期,都對丹麥文生字如何發音的規則毫無頭緒,導致做串寫問題的時候大感頭痛,十分懷念德文的語音學規律。我自己以往舉辦的發音工作坊,大部分的參加者,學習僅僅一個小時後,都可以正確讀出德文自我介紹所需要的語句。

丹麥文也有性別之分,但陽性和中性混合成「通性」,比較容易記憶。其它丹麥文的語法,初步看來比起德文要容易得多。

你也有類似的學習經歷,可以跟我分享嗎?◇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