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咖啡師」如何令我崩潰?
出發到慕尼黑做最後的安裝之前,我估計一天可以完成程序,第二天可以進行除錯和優化,最後一天可以做一做紀錄。
不料,時間已經到了最後一天,接近中午的時候,仍然無法完成測試,胸口已有一股壓抑着的悶氣。
午飯時刻,我認為要寫的程序已經完成,只需驗證一下移動點便可,但因為一個涉及幾個關節的多重旋轉動作,太過複雜,我毅然決定重修改幾個關鍵移動點。
令人不解的事情發生了...
我點選了一個移動點,查看測試動作,機械臂順滑地遊走到我的左邊。
然後,我點選了同一個複製出來的移動點,再測試一下,發現機械臂詭異地走到我的右邊。
我再三檢查所有設定是否有誤,結果兩點設定完全一致。
太過清楚地不合邏輯。
我開始心感不妙......
我急步走到辦公室,跟客服工程部的同事提出這個問題:「甚麼時候,同一個點,同一個名稱,同一個設定,可以在程序的不同地方,物理上卻指向不同的地方?」
同事雙目瞪著我:「你複製了移動點嗎?軟件介面有一個臭蟲的......」
「甚麼!你現在告訴我原來有臭蟲!?」我的叫聲在辦公室裏激烈迴盪!
面對工作,我常有緊張在意的時刻,但從來也不會帶有情緒,愛說愛笑,但做事十分冷靜,同事跟我共事幾個星期,都已經知曉。
所以我突如其來的叫聲,把同事嚇得後退兩步,頂著背後雪白的牆壁,用可憐的眼光看著我。
此刻我感到徹底被擊敗,懊悔感不斷衝擊著我。
為甚麼我不及早生疑呢?原來我花了幾日都不能完成移動點輸入的過程,原因不是我蠢,而是移動點本身就因為臭蟲的存在,時而正確、時而錯誤,害我把一切努力都付諸東流!
足足有幾分鐘,我思緒極度混亂,想着不同的挽救方案,但沒有一個是快速有效的做法......
我實在無法消化這一個事實,但自知項目氣數已盡......
……所以就有了一開始向阿本承認失敗的一幕。
回到咖啡機前,阿本,總經理和很多市場部的同事都在午休。
我一臉頹喪,本來我跟市場部的同事約定拍攝成品的影片,現在卻不得不公布消息,「咖啡機械師」正式宣告死亡。
言談之間,我才略略感到阿本的失望。
對於我來講,期望和現實的落差實在太大......
星期四、星期五,我本身已經計劃放假。為了陪伴家人和子女,我不得不拋下失敗的苦果,準時回家。
第二天,我們一家人驅車到博物館遊覽。回程之際,小孩上車後倒頭就睡。反而難得有跟內子靜靜詳談的時間。
她當然在星期三當天就收到我的訊息,知道我對未能完成項目極感失望,耿耿於懷。
我們討論了這個項目的各個細節,探討問題的癥結,雖然她沒有技術背景,但邏輯思維很強,絕對能夠給我另一個有用的視角。
「就不能做一個快速的半成品嗎?」這一向是我做事的風格:先測試,後改良,現在反而是內子再提出這個主意。
「程序我已經寫好了,但我總不能避開臭蟲,一點一點輸入吧!」我自認失敗,已經無力再戰...
到了當天晚上,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一方面我想勸說自己不要太過介懷,另一方面我卻難以接受自己重返工程界的第一個小目標就化成泡影。
腦海不斷浮現自己寫的程序,所有細節都不由自主瘋狂重播。
既然不能入睡,就索性起身,我也想起討論的點滴,就把程序邏輯再一次用最簡化的方式記錄下來吧!
我越寫,就覺得越不能放棄。既然現在知道了,就不可讓自己敗給一隻臭蟲!
隔日清早,我就提出我的想法。幸得內子全力支持,我便於星期六晚上出發,以一天家庭時間作代價,晚上驅車到慕尼黑留宿一晚,準備明天最後一搏。
我知道接下來的一天可能會十分漫長,所以讓自己不要太早起牀。起身後,我略作梳洗,掏出最後的希望,從酒店出發。
但誰料,星期日早上,我返回空無一人的辦公室,赫見底座上的機器人竟然消失無蹤!
我又不禁叫了出來! (待續)◇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