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京師,官吏豪紳向禪之風,非常風靡。大明王室提振少林,有一位王子也留下傳奇。他就是「端靖世子」朱載堉。

(Wikimedia Commons/xiquinhosilva)
(Wikimedia Commons/xiquinhosilva)

「大鵬展翅振八極,浩浩乾坤盪雄風。」當時在大明京師,官吏豪紳向禪之風,非常風靡。「無言正道」到京師後,提唱公案,他將許多晦澀難懂的經典講解得妙趣橫生。他每次開筵說講,都有僧俗大眾上千人到場,但人人恪守清規,場面莊嚴肅靜。

明朝大臣董其昌邀請正道講解禪意。焚香煮茶、習靜作畫、參禪奉佛、懺悔放生等等,成為官紳每日生活的主要課題。當官紳聽說正道要離開京師,返回少林時,許多王公大臣競相書贈詩文,惜惜道別。據說,當時有二三百人陪同正道,將他恭送到郊外,依依辭別。

無言正道戒行冰潔,辯詞機敏,無論升堂說法,還是為眾人解惑,都能以犀利的言辭摧毀眾人心中的疑城。正道以大德震動京城,成為皇室貴族的座上賓客。龍華敖公贈詩,以「予章多寶氣,一道燭中天」表達他對正道的尊敬。

王子慕佛 顯揚少林 

明朝周端王朱肅溱(音:真)請正道禪師前往開封,懇求保壽的方法。正道說:「王位為寶,貨財非寶;心王為寶,玩好非寶。心馳玩好,則心血耗竭,壽何可寶?心營貨利,則怨詛叢生,壽何可保?」正道建議他凝神養心,專心禮佛。心神寧正,時日長久自然體態安康。周端王當即慧悟「佛在心中」的意義。

周端王的世子周恭枵(音:消)患有嚴重的腳疾,平日需要拄著枴杖才能行走。周端王請正道為其子治病。正道就牽著世子走了七圈,但見世子因疼痛渾身顫慄,須臾汗流如注。世子走完七圈後,就能扔下枴杖獨自行走。正道叮囑他們,平日起居要清心寡慾,精氣充足,身體才會安康,也才會繁衍子嗣,安享福德。

周王府為正道在少林寺的南園修建了一座「周府庵」。當時,有八位王子先後跟隨正道出家為僧,因此周府庵又稱為「八王子院」。宮廷御醫、名流才子以及武功高人,都跟隨八位王子來到少林寺。少林禪學、武功和醫藥集於一身,於此時顯揚天下。

端靖世子 繪製奇圖

「梧桐枝上鳳凰鳴,凌風展翅舞翩翩。」這世外的美景,會落入幾人心桓?誰在拂青蓮,誰又唱著警世的預言?

大明王室提振少林,還有一位王子也留下傳奇。他就是「端靖世子」朱載堉(音:玉)。朱載堉是朱元璋的九世孫,他精通數理、樂律,工於詩歌、書法、繪畫,既是科技達人,也是藝術大家。朱載堉身在塵世,念在方外,留下許多警世篇章。

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鄭恭王朱厚烷被嘉靖皇帝削去爵位,關禁在安徽鳳陽。鄭恭王之子朱載堉當時年僅十五歲。仁孝的載堉看到父親無罪被監禁,非常痛心。於是,他就在監禁父親的殿門外,修了一座土屋,裏面只鋪著一張蓆子。他一個人在那裏生活了十九年,只為陪伴父親。一直到皇上赦免鄭恭王,載堉才陪父親返回王府。

這位傳奇的世子為後世留下一件珍寶:《混元三教九流圖》,一直保存在少林寺內。《混元三教九流圖》與《「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由朱載堉親自創作,畫面寓意深刻,令後世道奇。

混元,是指萬物起始,渾然一體。朱載堉從宇宙的宏觀角度,闡述出世間各門各派,都是從宇宙中所產生。整幅圖案由三個圓組成,其中最大的圓,象徵宇宙。第二個圓,即聖者的身體,從畫面來看,他的身體和宇宙一樣大,裏面包含著釋、儒、道三教。從正面看,禿頂的長者,代表佛家。稍換一個角度,左面頭挽高髻的側面像,代表道家;右面頭戴儒巾的側面像,則代表儒教。

第三個圓,即聖者手中的圓環,呈逆時針旋轉,由九片輪狀型葉片圍繞圓心組成。朱載堉形象的描繪出「三教九流」在宇宙中,僅是滄海一粟。

這幅圖的言外之意是:「三教九流」都在宇宙的造化下產生,而主掌萬法之源的聖者,乃是一切智慧的源頭。世人真正尋找和等待的,是那位締造宇宙;包容佛、道兩家的宇宙之主。

明朝《永樂大典》記載了《帝師問答歌》(也稱《燒餅歌》),是大明軍師劉伯溫向朱元璋講的後世預言。劉伯溫說,末法時期真佛不在寺院中,濟世救人的彌勒佛掌握著「元頭教」,意思是掌握著萬法的源頭,一切的根本。未來佛(彌勒佛)下世傳法時,屆時萬法歸宗。劉伯溫的預言和朱載堉的繪畫表現的內涵,不謀而合。

《混元三教九流圖》一直保藏在少林寺中,為後世探知萬法之源,認識宇宙的造化之功,提供了一條線索。

「昊天空闊,鴻雁翩翩;銀河耿耿,碧空流轉。」浩氣清盈的嵩山,歷經隋、唐、宋、元、大明,依然保持著坦蕩的淳風,在遠離人煙的地方,與清風為鄰的少林古寺,隨歷史的車輪一起駛過大明的曄曄重陽,繼續前行。◇(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