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從幼兒到青少年,吃糖果、喝含糖飲品已經形成習慣,成年後仍然無糖不歡。糖的確可以為我們的大腦帶來快樂,但研究也發現高糖飲食可能誘發腸道炎症,甚至增加腸癌風險,腸癌年輕化可能就與從小吃糖有關。本文帶你了解高糖飲食如何影響我們的腸道健康。
糖增加腸道發炎風險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種現代才出現的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這兩種發炎性疾病很折磨人,患者往往遭受持續性的腹瀉和腹痛,還伴有腸道出血和血便,人會變得消瘦,並感到疲勞。這些疾病都被認為是和糖有最直接關聯的腸道疾病。
2022年發表在《臨床胃腸肝病》雜誌上的綜述指出,多項流行病學數據表明,西方飲食中糖的大量攝入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風險上升有直接關係。
《發炎性腸道疾病》雜誌發表了一項大型研究,根據對超過36萬名歐洲多個國家成年人的調查發現,攝入最多糖和軟飲品的人,其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生率是消費最少者的1.68倍。而每天每多攝入10克糖,克羅恩病的風險會上升約1%。
也有患者的主觀報告證實了這一點。有約10%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認為,吃含糖食物會引發病情發作並使症狀惡化;而之前提到的2022年的綜述還指出,克羅恩病患者在感覺不適之前,往往是多吃了糖。
高糖破壞腸道健康的3大表現
1. 糖擾亂腸道菌群
高糖飲食在極短時間內便會使腸道菌群發生較大變化,那些依賴簡單糖而生存的細菌會大量增加,而依賴纖維等而生存的細菌,比如擬桿菌的數量會下降。而後者對人體和腸道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原因之一是它們會將膳食纖維降解為短鏈脂肪酸。
短鏈脂肪酸對腸道極為重要,它們是腸粘膜細胞的重要營養物質,不僅維護腸道的免疫和屏障功能,而且還促進腸道更新,減輕腸道炎症。在高糖飲食中,腸道中的短鏈脂肪酸會被迅速消耗。
在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中觀察到,他們的腸道中短鏈脂肪酸水平下降。
高糖飲食還會使阿克曼氏菌數量減少,而它是一種調節粘液層厚度和保障腸道屏障功能的有益菌。
與此同時,糖使有害細菌迅速生長。2020年發表在《轉化醫學》雜誌上的實驗顯示,攝入蔗糖水後,老鼠的腸道中粘液溶解細菌大量增加,使腸道粘液層降解而變薄,並導致結腸炎的加劇。
「這是糖會使你的身體對罹患結腸炎非常敏感的直接證據」,主持該研究的德薩斯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病理學助理教授哈桑·扎基(Hasan Zaki)博士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這一切在幾天時間內便可發生。
高糖飲食還會使本來比例較小的變形菌大量增加,這類細菌攜帶的脂多醣對我們的身體是一種毒素,會導致發炎以及破壞腸道上皮完整性。
不僅使腸道菌比例失調,糖還會使腸道菌群總體的多樣性下降。短鏈脂肪酸的產生,也需要腸道菌群保持多樣性和不同細菌的相互配合的環境。
2. 糖讓腸道易「漏」
糖會導致腸道的通透性增加——也就是人們說的「腸漏」。
糖可能改變腸粘膜結構,使腸道變薄和產生高水平的活性氧,從而導致損傷。
而隨著本不應直接進入身體的物質(比如細菌的脂多醣)從腸道進入血液循環,會導致內毒素血症,加劇身體局部和全身的慢性發炎。
此外,由於糖在結腸中的積累,還會增加腸道的滲透負荷,使更多本應被吸收進入血液的水份瀦留在腸道中,以及加速腸道菌的發酵速度,從而導致腹脹腹痛和腸道功能障礙。
3. 糖阻礙腸道的「再生」
腸道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腸道幹細胞在持續分裂,而舊細胞不斷被排出。但2023年新發表的研究顯示,高糖飲食可使這種機制「崩潰」。而且該研究發現,糖會直接影響人腸道細胞的分裂,減慢它們生長,而且這種損傷隨糖濃度的提高而加重。
最後,高糖飲食會使腸道先天免疫功能發生變化,減少腸道免疫細胞的數量,導致無法對組織損傷做出反應。
「我們花費了大量金錢去應對這些疾病,但這不是解決辦法」,扎基強調,必須「意識到糖對身體的壞處」,「我認為政府應該制定某種政策,以確保我們了解糖是有害的,就像吸煙有害一樣」 。
糖和腸道癌症緊密相關
糖還與腸道癌症的發生、復發及死亡率有關。
在一項針對3期結腸癌患者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中,與每月攝取少於兩份加糖飲品的患者相比,每天攝取兩份或更多份的人,結腸癌復發或死亡風險顯著增加67%,而對於超重和活動少的患者來說,風險增加更顯著,達到122%。
美國猶他大學的科研人員在早期進行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顯示,蔗糖攝取量高和高血糖指數飲食,都使患結腸癌風險上升超過50%。
「吃大量的糖會導致儲存能量的脂肪的增加」,間接增加大腸癌風險。」耶魯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腫瘤內科)副教授、斯米洛癌症醫院首席網絡官、耶魯大學癌症中心胃腸道腫瘤內科臨床主任傑里米·科特曼斯基(Jeremy Kortmansky)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
糖通過肥胖間接導致癌症有多種解釋,科特曼斯基認為,其中一個有效的理論是肥胖和胰島素阻抗之間的關係。肥胖患者的胰島素水平往往較高,這會刺激癌症的胰島素生長因子受體,從而激活導致癌症形成和生長的途徑——腸道細胞生長和分裂受到干擾,細胞更新因此發生異常,舊細胞不會死亡。
此外,對於糖引發炎症而提高癌症風險的理論,他解釋說,當身體出現炎症時,局部區域會發生很多損傷,會導致細胞DNA發生變化。一般情況下,發炎也會讓這些有問題的細胞死亡,但是如果它們從發炎中倖存下來,就有可能進而發展成癌症。
此外,還有一些研究將糖和癌症直接聯繫起來。
2019年在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動物研究證實,高果糖玉米糖漿直接導致直結腸癌腫瘤的生長和進程,而且這種影響是獨立於肥胖之外的。這項研究的領導人,哈佛醫學院細胞生物系教授劉易斯·簡達利(Lewis Cantley)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這種效應可能也發生在人體上。
他強調,「高果糖玉米糖漿的消費量在 20 世紀 60 年代急劇增加,而在接下來的 20 年裏,相對年輕的成年人(通常具有 KRAS 突變)的結直腸癌發生率急劇增加」,「我們發現,在 KRAS 突變的情況下,給予小鼠口服高果糖玉米糖漿,與增強大腸直腸癌具有相同的效果。」
5至25克的果糖就可以使小腸的吸收能力達到飽和,之後果糖會進入和直接接觸大腸的近端空腸腔。2022年一項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上的臨床前研究對2733例結直腸癌死亡病例進行了病灶位置分析。結果顯示,含糖飲品和總果糖攝入量高,與大腸近端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升高直接相關,而且這種顯著關係在遠端結腸或直腸中並不存在。研究人員據此認為,這是飲食中的糖可以直接增強結直腸癌發生的證據。#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