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歲的男嬰某天在睡覺前,突然躁動不安、哭鬧,而且一直無法入睡,也無法被安撫,所以媽媽帶他到醫院掛急診。經由醫師診察確認,他沒有發燒,也沒有任何呼吸道、腸胃道症狀,精神狀態很好,只是會有間歇性的哭鬧。
在醫師詳細問診和進行理學檢查之後,發現男嬰與他的哥哥在上星期都有腺病毒的感染病史;醫師為了排除腹部急症的可能性,隨即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在男嬰的右上腹發現腸子套住的影像,診斷為嬰幼兒常見的腹部急症「腸套疊」。
醫師即刻幫男嬰做空氣引導的腸套疊復位,過程順利且復位成功,不但有效緩解不適症狀,也免除發生腸穿孔和腹膜炎的問題。
引發腸套疊的因素為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張育瑞說,上述的男嬰案例是很典型嬰幼兒腸套疊發病的過程。腸套疊就是身體內兩段相近的小腸或大腸,因為淋巴結腫大、腫瘤、孟克爾憩室、大腸息肉等原因,使得兩段腸子套疊在一起,無法正常蠕動,進而引起間歇性腹痛。
當腸子套疊太久,沒有立刻處理,就有可能破裂,導致腹膜炎,因此腸套疊是兒科需要立刻處理的腹部急症。
臨床上發現,引發腸套疊的因素,有30%以上的機率與腺病毒有關,一旦嬰幼兒感染此病毒,就會導致淋巴結腫大、腸胃蠕動速度不一,好發部位在小腸和迴腸末端,所以容易發生小腸進入大腸的情況;至於其它可能造成腸套疊的因素,則有腸道囊腫、副腸、先天性大腸憩室等。
張育瑞提出,臨床統計顯示,腸套疊通常發生在2歲以下的嬰幼兒,但兒童和青少年仍然有可能發生;其中只有不到30%的腸套疊患者,可以從中找到腸道構造異常,來確切解釋腸子為何套住,比如腫瘤、孟克爾憩室,大腸息肉等原因引發。
至於其它多數的腸套疊患者,則是無法從中找到明顯的腸道構造病因,而這類型的腸套疊,推測可能與病毒感染造成的腸壁淋巴結增生有關,其中以呼吸道腺病毒(C型)的病例最為常見。
腸套疊的症狀和診斷
張育瑞指出,在臨床表現上,腸套疊通常會出現間歇性的劇烈腹痛,嬰幼兒會哭鬧不止、兩腿蜷縮至腹部,有時也會出現嘔吐,吐到後來會演變成含膽汁的嘔吐,甚至最後還會解血便。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腸套疊的初期腹痛表現非常「戲劇化」,可能前1分鐘嬰幼兒還在躁動哭鬧,但後1分鐘就正常玩耍了;再加上2歲以下的嬰幼兒無法清楚表達身體的不舒服,因此發生腸套疊的第一時間,經常被家長誤認為在鬧脾氣或撒嬌,因而延誤治療的時間。
另外,對於罹患胃腸炎的嬰幼兒來說,診斷腸套疊會比較困難,因為急性腸胃炎也會出現間歇性腹痛或嘔吐。當無法區分是急性腸胃炎,還是腸套疊時,做進一步的影像檢查就非常有必要,而超音波檢查是診斷腸套疊的首選方法。
在進行超音波檢查時,只要看到「同心圓」或「甜甜圈」的影像,就代表腸內的腸層已經套住,而且黏膜重疊,才會產生此種影像。
腸套疊的處理方法
被診斷為腸套疊之後,應該如何處理?張育瑞說,在一般的情況下,要優先考慮「非手術」的腸套疊復位,方法是在超音波或X光的引導下,從患者的肛門嘗試灌入空氣、鋇劑或鹽水,利用灌入物體形成的壓力,把套住的腸子撐開,達成腸套疊復位的目標,此方法的成功率約為80%~95%。
不過,要注意「非手術」的腸套疊復位,雖然方法簡單、安全性比較高,但是仍然有大約10%的腸套疊患者會復發,大多數復發的時間點幾乎是在復位後的72小時之內。
張育瑞補充說,如果腸套疊反覆復發,就要懷疑患者是否有腸構造的異常,比如腫瘤、孟克爾憩室、大腸息肉等,此時應該安排進一步的檢查,或是需要考慮進行手術來復位。
此外,如果太晚診斷出腸套疊,患者已經出現疑似腸壞死、腸穿孔、腹膜炎等併發症時,建議以手術處理為佳。◇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