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出現手腕疼痛的症狀,就以為自己是「媽媽手」,但在服藥治療後仍然持續疼痛,直到前往復健科就診才發現,原來是與媽媽手截然不同的「隔間症候群」(Intersection Syndrome)。
媽媽手與 隔間症候群不相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生丁睿宇表示,有許多的疾病會造成手腕疼痛,俗稱「媽媽手」的狄奎凡氏症就是其中之一。「隔間症候群」也會引發類似部位的疼痛,如果沒有多加注意,兩者的差別確實不易區分。
丁睿宇說,隔間症候群最早於1841年被一位法國外科醫生所提出,但直到1978年才被正式取名為隔間症候群,其它名稱還包括槳手腕、交叉症候群、吱吱手腕等。
此疾病主要是影響手腕背側伸腕肌腱第一與第二隔間,被認為是第一隔間的外展拇指長肌與伸拇指短肌,在往手部延伸時會跨過第二隔間的橈側伸腕長短肌肌腱,當反覆摩擦之下導致肌腱滑膜炎;此時患者的手腕橈側莖突處會出現疼痛,與媽媽手的位置相近,而媽媽手就是上述第一隔間的2條肌腱產生狹窄性的肌腱滑膜炎造成。
隔間症候群經常發生在需要重複手腕屈曲伸直者身上,還有進行划船、滑雪、球拍運動、騎馬等活動也容易發生;雖然男性與女性都會發生,但是媽媽手經常發生於女性。
隔間症候群患者的手腕近端靠近橈骨莖突會有疼痛與腫脹感,按壓會引起疼痛,手腕、大拇指伸直時也會感到疼痛且有摩擦聲。
隔間症候群的 臨床診斷方式
丁睿宇說明,隔間症候群為臨床診斷,通常會檢查患者手腕的疼痛部位、手腕的活動度、手腕的腫脹區域等,才能確診。
隔間症候群有1個特殊症狀就是會有爆裂音的產生,尤其是患者在手臂旋前、旋後時會發出,而且在手臂用力旋後時,不但有爆裂音,還會引發疼痛,此症狀也可以與媽媽手做區隔。
此外,超音波檢查也可以協助診斷,經由超音波看到肌腱滑囊發炎的位置即可明確診斷。
隔間症候群 採保守治療方式
丁睿宇提出,隔間症候群的治療方式以保守型治療為主,包含休息與活動型態改變,夜間睡覺可使用輔具暫時固定手腕,藥物則可選擇非類固醇類止痛藥、普拿疼等。保守型治療無效後,再考慮接受局部類固醇注射來減緩發炎的症狀。
另外,目前復健治療對於隔間症候群並無有效的定論,但可以嘗試逐步伸展外展拇指長肌、伸拇指短肌與橈側伸腕長短肌肌腱,同時鬆動手肘、手腕的關節,借此逐漸改善不適症狀。◇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