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經濟學這門學問,和其他學科一樣,都是以「人」作為關切焦點,無非希望所有降生在凡間的平常人,都能幸福快樂地過活。推而廣之,所關切的人,不只是這一代的人,更擴及世世代代無窮盡的未來,而且還希望未來的人生更為幸福、美滿。因此,經濟學當然是生活化的,一切都圍繞在活生生的人之周圍。

魯賓遜漂流荒島的故事時常被經濟學當作例子,先是描述孤獨一人如何在荒島辛苦過日子,再來加上猴子、接著又加入土著來共同生活。這個故事鮮活生動地描繪出人類不是獨居,而是「群居」的特性。既然是群居,「人際往來」或「人際關係」很自然地出現,人際之間如何作為,當然直接影響「行為者(各個人)」的生活福祉,於是乎如第一章所提,奧國學派的米塞斯就直截了當地將經濟學定義作「研究人的行為」的學問。

經濟學研究「人的行為」

打從亞當.史密斯的《原富》開始,就很明確地點出「分工」、「專業化」是增進財富、促進人的福祉的人際關係,史密斯說:「勞動分工的發展是所有國家富裕起來的原因,而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是協調和促進分工的有效手段。」雖然如今我們都強調分工的功能,但分工並非人「刻意」發明的,誠如史密斯所言:「產生上述許多利益的分工形態,原非任何人類智慧的結果,亦即,不是有哪一個人預見並且蓄意追求它所產生的富裕,才從事分工的……。分工,是人類相互以物易物的行為性向發展的必然結果;人類雖有這種性向,但沒料到分工會有如此廣泛的功效。」這點明了分工不是人類「明顯的主觀意圖」由而「人為刻意」造作的東西,而是一種「意想之外的」社會(或互動)行為秩序,亦即,是人類宛如被一隻「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引導所促成的。必須強調的是,分工之後必須合作,由「分工合作」的習慣說法就可見一斑。

「分工」是一種自發的秩序

因此,亞當.史密斯創造出來的著名「看不見的手」一詞,的確是用來表達「勢所必至」和「非主觀意願所能左右」的情況發展,不單指價格系統,而是社會現象的一個分析通則。此種意想之外的行為秩序,被一九七四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海耶克(F. A. Hayek, 1899~1992)稱為「自發的秩序」,它是人們事實上依循了某些抽像且普遍的行為原則,而於無意間造成的結果。當前表面上被人廣為引用、歌頌的「價格機能」、「市場機能」,也當然是自發性的秩序。

看不見的手所創造出來的市場,是分工、專業化得以顯現成效的場所,其中必然有「交易行為」的發生。交易進行得愈順利(即交易成本愈低),分工、專業化就可愈縝密,人類的福祉也得以愈精進。交易的順利需靠交易者遵循著交易秩序或規則,由於特質的差異,不同的市場各有其規則,但行為者卻同樣也都是「人」。不論是甚麼市場的甚麼樣的規則,行為人必須具備一種「最起碼」的倫理,這就是「信用」,或者是當前台灣社會慣稱的「信任」、「誠信」。

誠信是最起碼的交易倫理

交易行為人何其多,不論相識或陌生,在互信基礎上才可能順暢地進行交易。試想一個人人相互猜疑、互相不信任的社會,怎可能有順暢的交易?怎可能有縝密頻繁的分工呢?分工之後又怎能合作呢?而人民的生活福祉又怎能增進呢?誠信愈見腐蝕的人類社會,包括台灣住民在內的地球人是有必要深自檢討、反省了!

讀者有必要知道的是,亞當.史密斯其實是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大學倫理學教授,一七五九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更是他最重要的著作,而世人耳熟能詳的《原富》一書,只可算是「附篇」罷了。如今世人稱史密斯為「經濟學鼻祖」,卻只強調《原富》,無怪乎當代經濟學完全將倫理道德置諸腦後,當代經濟學家往往把倫理道德歸為形而上哲學而將之放棄。這絕對是錯誤的發展,也無怪乎當代經濟學強調物質面的「經濟增長」,對人心腐蝕、道德沉淪、社會風氣敗壞造成推波助瀾作用。是應趕緊找回「誠信」這項經濟學的根本啊!#

(作者是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