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發炎是百病之源,心臟病、糖尿病、失智都與慢性發炎有關。最新研究發現,經常幫助別人可以預防慢性發炎。正如俗話說,助人即助己。這背後又有怎樣的醫學原理呢?

《行為醫學年鑑》(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今年刊登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進行了兩組調查,分別包括746名和350名中年人,統計他們在生活中幫助不同人士或做義工的時間,並測量他們血液中的白細胞介素-6。

白細胞介素-6是衡量人體炎症反應的指標之一。例如,感染COVID-19病毒後,患者可能會出現「細胞因子風暴」,人體免疫系統對病毒反應過激,就會產生大量的白細胞介素-6等細胞因子,最終導致全身組織和器官嚴重損傷。過於激烈的炎症反應會導致死亡,而慢性發炎則會引發各種慢性疾病,包括中風、心臟病、糖尿病、癌症、腎衰竭、脂肪肝以及失智等。

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安慰親朋好友,做家務,還是去慈善機構做義工,這一類為他人提供支持的活動都與白細胞介素-6顯著降低密切相關,幫助別人的頻率越高,體內的炎症水平越低。研究人員認為,這有助解釋為甚麼樂於助人的人更容易健康長壽。

研究人員也試圖排除一些影響發炎的其它因素。除了體重指數、年齡、性別和使用藥物之外,也包括社交圈的大小——經常幫助別人通常意味著有更多社交活動,而社交對健康的益處早已被證實。此外,研究人員也發現,獲取他人幫助與炎症水平沒有關係。

這項研究說明,助人對自己的好處不僅在於增加與他人交往或長遠獲得更多他人支持,給予的本身似乎就會帶來健康益處。

為甚麼幫助別人就能減少身體發炎?研究人員指出,這仍然是一個有待研究的問題,但一系列醫學實驗已經提供了一些線索。從神經系統的角度,這可能是因為幫助別人影響了腦神經活動,特別是與炎症反應相關的腦部區域;調節交感神經活動,防止交感神經過度活躍引起的發炎。較早的研究也發現,孤獨感與發炎因子白細胞介素-6分泌增加有關,而幫助別人可以減輕孤獨感。幫助別人也會讓人感到生活更有意義,從而提升幸福感。

助人越多越健康?

不過,研究人員也提醒,並非為別人付出越多的人越健康。為人熟知的特例就是長期照顧者。此前的研究發現,長期照顧生病的親人往往會導致白細胞介素-6水平升高。這可能是因為親人病情惡化所帶來的慢性壓力,以及長期照顧導致社交減少,從而導致的孤獨感。這與研究中提到幫助別人越多,發炎程度越低有所不同。

因此,重要的是保持平衡。2021年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23年的隨訪調查中,那些幫助他人和接受他人幫助較平衡的人死亡率最低。相反,索取多付出少,或是索取少付出多的人死亡風險都相對較高。

幫助身邊人有特別益處

幫助親朋好友或是為機構做義工都有助於減少慢性發炎風險,但論文第一作者Tristen K Inagaki博士較早前一項研究則發現,幫助身邊的人有特殊的健康益處。

這項研究包括兩個實驗。第一項實驗中,45名參與者完成某項有獎任務,在不同的任務中,獎金分別可以由參與者指定送給某位他們認為需要錢的熟人、捐給慈善機構或給自己。相比起為慈善機構贏得獎金的任務,參與者在為熟人贏得獎金時,大腦杏仁體(amygdala)區域的活動減少了。

杏仁體與處理情緒有關,在人們感到壓力的時候,這個區域會向下丘腦發出緊張信號,讓大腦產生「戰鬥或逃跑」的反應。在人們出現焦慮、恐懼或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心理問題時,大腦杏仁體區域的活動都顯著增加。杏仁體過度活躍也會引發慢性發炎。

該研究的另外一項實驗也發現,經常幫助親友或遇到的陌生人的人杏仁體活動明顯較少,而經常捐助慈善機構或在慈善機構做義工的人沒有這一現象。

助人增加幸福感

無論是花費時間或金錢幫助他人、造福社會,這些行為都能提升我們的身心健康。不少研究已經證實,當我們的眼光從自利轉向利他時,最終會帶給自己更多的幸福感與健康益處。

在2016年發表在《情感》(Emotion)上的一項研究中,參與者被隨機分配為四組,分別每日做三件善待自己的事、三件善待他人的事、三件有益世界的事或是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每組人都記錄下自己所做的事。結果發現,相比起做善待自身的事,當人們做善待他人或造福世界事情時,情緒會變得更好,愛、信任、感恩或自豪等積極情緒增多,而焦慮、自責、悲傷等消極情緒減少。

這項研究也發現,利他行為會帶來持久的幸福感,在完成這一計劃之後的兩周,善待他人及造福世界的兩個組別持續感到情緒改善。

2008年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研究則發現,相比起為自己消費,為別人花錢更有助提升幸福感。研究人員調查了16名收到獎金的職員,調查他們獎金的數目、花費的方式,以及在收到獎金前後的幸福感變化。結果發現,將獎金用在為他人消費或捐給慈善事業比例越多,就越感到幸福,而且獎金多少與他們的幸福感關係不大。

另一項實驗則是給參與者5元或20元美金,並指示一組人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另一組人把錢花在他人身上。結果發現,無論是得到5元或20元,把錢花在別人身上的那一組人感到更幸福。

美德是幸福與健康之本

紐約北方醫學中心主任、整合精神醫學專家楊景端指出,心理學家將人的幸福感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追求快樂和迴避痛苦而產生的感官享受,稱為享樂主義的幸福(hedonic well-being),另一種是通過追求人生意義和實現自我價值而獲得精神昇華,稱為精神昇華的幸福(eudaimonic well-being)。

發表於2013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一項研究發現,具有享樂主義幸福觀的人與具有精神昇華幸福觀的人免疫基因表達不同,特別是與壓力有關基因表達(CTRA),表現為促進發炎的基因表達增加,抗病毒的基因表達減少,免疫力較低。相反,具有精神昇華的幸福觀的人促炎基因表達減少,抗病毒基因表達增加,抗炎和抗病毒能力較高。雖然兩種人都感到幸福,但他們的幸福感對基因的調控卻非常不同。

楊景端表示,現代流行文化推崇將各種形式的享樂視為獲得幸福的最佳方式。如果按照這種説法,只要有閒有錢,就可以不停享樂,從而得到幸福。但事實上,很多有閒有錢的人並不幸福。即使不停地從事讓你感到享受的活動,也會慢慢地失去新鮮感,甚至麻木。他强調,提高幸福感的更好方法是從事更多帶來精神滿足的活動。正如亞里士多德說:「要獲得幸福,就應該按照人類的美德來生活。」

那麼怎樣才能達到精神層面的幸福感(eudaimonic well-being)呢?楊景端表示,從心理學上講,五種因素會促進精神上的幸福感:

1、有自主性,能夠掌控自己的環境,選擇自己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和信仰。

2、能夠不斷地完善自我,實現自身價值和個人的成長。

3、能夠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明白自己人生的意義。

4、不和別人攀比,接納自己,尊重自己,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5、和他人及社會保持良好的互動,能夠為他人和社會做更多貢獻。

楊景端說:「人的幸福感不僅來自感官滿足和情緒愉悅,更重要的是來自對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的追求。精神層面的幸福感會增强我們的免疫力和健康,而追求感官享受則有可能損害我們的免疫力和健康。」@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