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被特區政府全力催谷的「高才通」計劃,近日還被特首李家超拿出來炫耀,作為現屆政府上任一年施政成效的證據。既然如此,上星期這裏曾經說這「高才通」計劃可能只是一個為香港人才流失「填氹」的「開玩笑」,不妨就「填氹」及「開玩笑」這兩個角度再說明一下。

大概半年前,特區政府由政務司長領導一眾官員高調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高才通」方案的時候,已經開宗明義,說明是因為要填補過去幾年香港因為外流移民而做成的勞動力流失。擺到明就是要「填氹」了。

政府要行到這一步,還算比林鄭月娥領導下的特區政府誠實,起碼還𠄘認了人才流失是一個現實上要處理的問題。幾年下來,各方面的數據都說明香港人口流失這個氹確實是越來越大,人才流失更會嚴重打擊香港的長遠發展。移民潮導致的人口及人才流失問題,及因而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已經越來越清楚,客觀數據不會說謊。

3年之間,香港流失了超過20萬勞動力,失去了十多萬學齡期的社會接班人,稅務局少發出了超過30萬份個人入息稅的申報表,政府統計處每年定期發出的人口統計數字也是清清楚楚,無從掩飾。

半年前宣布「高才通」方案的時候,政府列舉的數字,還未包括最新的數據,所以當時還說幾年間流失了14萬勞動力。當時的政務司長還信心滿滿的說,憑藉香港原有的優勢,這個向全球招攬人才的計劃,目標是每年要吸納35,000名具有各方面才能的高才來香港發展。政務司長當時說,如果能夠達到這個目標,只消4年就已經可以把流失的勞動力全數填補,再下去就可以有賺了。

當時的這種說法已經十分笑話。如果香港還具備那些優勢,人才為何會流失?如果香港的優勢不再存在,有權作出選擇的人才會選擇來香港嗎?由此推論,最終被這個計劃吸納到的,又會是甚麼人才?就算真的可以達到每年35,000人的目標,在數字上填補人口的流失,但填補的真的是香港需要的人才嗎?流出流入的可以如此簡單的相互抵銷嗎?相對應地輸入流失了的人口數,就等於填補了香港失去的人才嗎?

更何況,由當時所講的香港已經失去了14萬勞動力,變成今天已經知道的失去了20萬勞動力,說明這個氹還在不斷擴大,還擴大得很快。如果不堵塞令人才及人口流失的根本原因,這個氹會自然消失嗎?香港政府打算要填氹填到幾時?

現時這個「高才通」計劃,顯然只會向中國大陸的某些人提供多一個移居香港的快速通道。這或者能夠在數字抵銷部份香港的「人口流失」,但能否填補香港的「人才流失」卻是未知之數。連「人口流失」與「人才流失」也混為一談,究竟是說明了特區政府的觀念偏差還是刻意誤導?這可能更能說明今天構成特區政府的算是甚麼水平的人才。

香港總商會要在3年之間兩度發出研究報告,調子都是要求政府做些事去挽留人才;中環的甲級寫字樓出現幾十年未出現過的、高達15 %以上的空置率;銅鑼灣、尖沙咀、灣仔、旺角一帶的優質商舖,以至內街的商業單位都出現單憑肉眼就能看到的大量閒置,在在都說明人口流失造成的問題。但特區政府既沒有做些甚麼去令人回心轉意,自然無法挽留人才。

金融、會計、審核各方面的人才流失,部份還可以靠資訊科技及在線工作來暫時舒緩。加上香港在這些領域的薪酬比較高,也令部份這方面的人才暫緩他們的外移計劃。但其它環節就顯然不一樣了。

醫管局面對大量的醫生、護理及輔助專業人員流失,推出高額的資助員工買樓計劃,又要增加更多高級護士職位,升職加薪無疑都是想止血,希望令部份有去意的人回心轉意。但去年的醫生及護理人員的流失數據,仍然創了歷年的新高。醫管局要去到英國及澳洲搶人才,也說明了問題有幾嚴重。

其它環節,大致也是如此。分別只是有些領域問題比較容易感覺到,處理的迫切性也較大。另外一些環節,可能還可以拖得就拖,還不至於即時出問題。但如果移民潮延續,也是遲早會被陰乾的。

整體性的勞動力流失,會影響香港的經濟實力;個別環節的人才流失,也會削弱香港的長遠競爭力;像醫護、資訊科技、工程技術人員的流失,就會對香港社會的有效運作產生即時負面影響。大量年輕學齡人口的流失,也會嚴重削弱香港長遠的發展潛力。香港過去一年出現30年來未有過的超低出生率,也說明了香港社會自身的人力填補機制也出了問題。

「高才通」方案,根本不足以應對香港現在面對的困境。現在這個所謂「高才通」方案,只看申請人畢業的大學,只看他們過去幾年的收入,根本沒有辦法針對性地填補不同環節流失的人才。有一些需要專業資格才能夠執行的工作,也不是「高才通」可以解決到。

政府曾經針對性地讓醫管局引入少量來自大灣區的醫護人員,近日也安排了宣傳活動,讓來香港實習的醫護幫手唱好。但已經有媒體作出專訪,清楚說明這些做法雷聲大,雨點少。能夠產生的具體幫助十分有限,某種程度上還加重了現有人員的工作負擔。

承認要「填氹」,總比不肯面對現實,不承認有個氹好。但如果真的要填氹,就不能只靠不斷注水,而是要把這個造成那個氹的漏洞填補好。特區政府仍然不斷以所謂「國家安全」這個偽命題來胡作非為,中共顯然是要進一步摧毀香港的公民社會,這些做法只會令那個氹越來越大,怎樣填都填不完。

醫管局到英國搶人才,初步的結果顯示只能吸引到少量去了英國讀完醫科的考慮回港就業。因為這幾年香港情況變壞而決定攜同家眷移民的、有經驗的醫療專業人才,就算去完醫管局在英國搞的吹風會,也沒有幾多個有興趣考慮回流香港。說明了香港現在的形勢不變,或者繼續變壞,人才就不會回來,人才還會繼續流失。氹只會越來越大,怎樣填都填不完。

更何況現在這種填氹的方法,根本就沒有針對問題的核心。如果香港的吸引力及發展基礎受到破壞,現在這種但求就手,在效果上顯然吸引不了全球的人才,只讓更多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可以更輕易來香港尋生計的「高才通」計劃,究竟是解決問題?還是只會製造更多問題?

可以想像一下上次提到的那個國案,當事人自己在上海被公司裁員了,突然間看到「高才通」的宣傳,於是在自己也沒有甚麼把握,也沒有甚麼具體的落腳安排下,也嘗試遞交申請表。而短短3天之後,這個申請人就被香港那些審批官員確認是香港需要的「高才」,認為可以讓他來香港填氹了。這不是很笑話嗎?

這個人拿著獲得香港政府官員確認是高才的簽證及香港身份證,就可以保證總商會報告中那些面對人才流失而相當苦惱的僱主,即時就可以把這個人當作治療頭痛的特效藥嗎?這不也是很笑話嗎?

特首李家超不但不覺得這是笑話,還拿出來當業績曬。幾天前,他才興高采烈說「高才通」才推出了半年,已經批出了47,000個簽證,超出了原本預期的35,000名額很多。他還樂觀地估計,到一年下來,預期可以超額兩倍以上。李家超和勞工及福利局長似乎都以為只要找到水源,可以讓他們不斷灌水,那個要填的氹就不再存在了。

由這樣的「人才」去為香港流失的人才填氹,這個氹看來只會越來越大。這種「人才」竟然可以成為香港社會的政治領導,也說明了香港最需要的其實是甚麼人才。這可能才是最大的笑話。◇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