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第一篇的專欄文章,我已探討過稅前收入和稅後收入的分別,第二篇的專欄文章則提及要繳付的社會福利支出,並不能夠以「贈送」予德國政府的方式來看待,因為這些看似無法收回的付出,去到最後,主要受惠的人其實還是自己。

當然,付出和所得的比例,是否公平,尚可商議,但把這些支出看作「稅項」,其實是一個錯誤的看法。

但「稅」(Steuer)就確實是「潑出去的水」了,對嗎?現在,我們就針對最後一個課題作探討:為甚麼我要在德國付出如此多的所得稅(Einkommensteuer)?

所得稅沒有你想像中高

首先,我們要看看「多」,到底有幾多。

從最高稅率來看,德國有所謂的富人稅,其稅率確實瘋狂。以2023年作計算,收入高於每年277,826歐元(約港幣230萬),則要把超過這條界線的收入,扣除整整45%,才可以「落袋」。

這就確實類似專欄系列題目的說法了:「賺一元,繳五毛錢稅」。對比起香港18%的最高所得稅稅率,實在令人難以想像,德國政府為何能夠如此「強搶」市民的收入。

但,光留意最高的稅率,未免以偏概全。因為德國所得稅,也使用累進稅制,收入首部份也有基本免稅額。例如,如果你一年的收入總計來說少於約9,000歐元的話,其實是一毛錢的所得稅也不需要付出的;而多出的第二部份,即9,000歐元到約14,000歐元之間的收入,也是「只是」徵收14%到24%的遞增稅項。

用這個方式計算的話,年收入14,000歐元的市民,由於首9,000歐元是免稅額涵蓋的範疇,就只需要繳付約1,200歐元,針對第二區間要徵收所得稅,把兩者折合計算,則得出大約為收入百分之十五的實際比率。

而上面提及的富人稅,也只針對230萬港元以後的收入。不要聽到「賺一元,繳五毛錢稅」的講法,就以為凡是有收入就要繳付45%作所得稅。

所以,對於收入不高的德國納稅人來講,德國的所得稅稅率其實沒有想像中高。

德國是黑社會陀地收片?

「但德國的稅終究還是比香港高!」不錯,就算計算免稅額和不同遞進區間的計算方法,無可否認,德國的所得稅還是比香港高出很多。而所得稅流向的是政府的庫房,是你直接付出予德國,真金白銀的血汗錢。

雖然沒有人喜歡交稅,但為甚麼還是有很多人選擇到德國生活?為甚麼德國納稅人還沒有揭杆起義,抵抗這個「苛徵重稅」的「暴政」?

因為這是德國人的共同決定:德國是民主國家,決定走國家福利主義路線,徵收重稅的國策,是德國選民的選擇。

所有由民眾聚集所組成的羣體組織(Organisation),都有它的功能,就連黑社會,販毒集團都有它的「價值」。用風趣的功能主義方式來看,德國政府,跟香港的黑社會一樣,「收你陀地,就要罩住你」;徵收重稅,目的就是要為最多人提供最好的保障。

德國政府還未倒台,社會福利主義仍然行之有效,就是因為它的「保護費」,比起提供到的格式「保護」,雖然十分高昂,但還沒有脫離現實的框架。相較之下,香港政府雖然收的「保護費」較低,但提供到的保護,又是否足夠?

為了讓大家容易理解德國政府徵收市民重稅後,可以提供到甚麼保障,我在下一次專欄,就會用大部份移居德國的香港人為基礎,用打工仔女的角度做例子,繼續沿用之前的假設,以德國保護僱員的勞工法例,跟香港做簡單的比較,讓大家評審一下「保護費」和「保護力度」,是否對等。◇

註:感謝《大紀元時報》授權轉載本文到:
http://www.stegermatt.de/blog-epochtimes-tax3/ 
有意見?對某個德國主題特別感興趣?歡迎聯絡作者:
mailto:stegermatt@stegermatt.de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