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巨星Tom Cruis在最新的Top Gun中驚艷全球影迷,完全看不出已經60歲,據說他保持年輕的秘訣之一就是戒糖。但是糖真的一點好處都沒有嗎?美國馬里蘭大學整合醫學暨臨床營養博士歐瀚文醫生告訴大家,如何吃糖才健康。

根據牛津大學的研究,在調查英國超過11萬人約九年的飲食習慣發現,這些參與者飲食中的游離糖攝入量在總能量攝取中每增加5%,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就會增加6%,中風的風險會增加10%。

吃糖為什麼會增加心血管風險呢?歐瀚文表示,糖會讓身體產生慢性發炎,當血管發炎後,會增加膽固醇去修復發炎的血管,過多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內就容易變成斑塊跟阻塞,造成血壓升高、中風等心血管疾病。

除了導致心血管疾病之外,歐瀚文也引述《Nature》旗下《Scientific Reports》研究指出,高血糖會增加阿茲海默症引發失智的風險。

阿茲海默症的成因之一是β-類澱粉蛋白質堆積在神經細胞周圍,使神經纖維扭成一團亂毛線般的纏結至逐漸死亡。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是大腦的天然清掃機制,會清理大腦中不正常的蛋白質。然而當人體糖量過多時,會抑制MIF的作用,造成產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大紀元)
(大紀元)

應該怎麼吃糖?

既然研究發現糖對身體造成許多傷害,是否吃糖的人一定不健康呢?歐瀚文認為,糖其實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重點是吃甚麼糖,精製糖,還是天然健康糖類。

日本沖繩地區居民的飲食以富含糖類的蕃薯為主,但沖繩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地區之一。蕃薯雖然含糖量高,但同時富含膳食纖維。上述牛津大學研究也證實,攝取碳水化合物的總量並不會帶來心血管疾病風險,而且攝取膳食纖維越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低。 

蕃薯雖然味道甜美,但富含膳食纖維,是健康的糖類食物。(蘇玉芬/大紀元)
蕃薯雖然味道甜美,但富含膳食纖維,是健康的糖類食物。(蘇玉芬/大紀元)

需要減少的糖是精製糖。富含精製糖的食品包括雪糕、蛋糕、朱古力、糖果、各種水果罐頭、果汁、煉奶、果醬及含糖飲料,甚至含餡的麵包、麵條,以及紅糖、白砂糖、冰糖。這些食物都會造成血糖大幅度波動。

(大紀元)
(大紀元)

歐瀚文也盤點出日常生活中一些被視為健康食品的食物,卻具有高含糖量,也要注意食用量,例如:做成軟糖的營養補充劑、益生菌粉等兒童保健食品;加糖的乳製品,例如乳酪、養樂多;果乾、蜜糖堅果、燕麥棒、早餐玉米片;冰糖滷味;加工肉品如肉乾、肉紙、肉鬆;飲品方面,果汁、果醋、運動飲料以及薑母茶等保健茶飲,都含有大量糖份。

(大紀元)
(大紀元)
(大紀元)
(大紀元)

(大紀元)
(大紀元)

(大紀元)
(大紀元)

到底應該如何減少糖份的攝取呢?歐瀚文提供下列七種減糖方法:

1.不要計算卡路里:歐瀚文認為吃飯是一件愉悅的事, 計算每一口食物的卡路里會增加心理上的負擔。建議可以用減少份量來取代計算熱量,如一碗飯改半碗飯。

2.多吃蔬菜:蔬菜是碳水化合物,有些也屬澱粉類食物,可以多吃蔬菜增加飽足感。

3.足夠蛋白質:很多人擔心吃肉會增加膽固醇。不過,吃糖過多時透過身體的轉換,其實也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吃蛋白質類食物,反而沒有升高膽固醇的風險

4.湯菜肉飯:建議用餐的順序是湯、菜、肉、飯,將澱粉類食物放在最後,可以減少食用量。

5.閱讀營養標籤:每個食物包裝上都有營養標籤,習慣看營養標籤買東西,也是有助於減糖的方法。

6.充足水份:水份對身體代謝非常重要,充足水份可以幫助代謝糖份。

7.運動:運動時身體優先選擇糖類作為熱量。利用零碎時間運動,可燃燒身體過多熱量。

8.低升糖水果:歐瀚文指出不是高甜度的水果就是高糖,選擇水果的重點是升糖指數,例如:奇異果、芭樂(番石榴)、橙、香蕉跟小番茄屬於低升糖的水果,每天可以吃2-3份。升糖指數低,意味著會讓血糖緩慢升高,。

這些糖健康的嗎?

除了少糖,是否可用代糖取代?歐瀚文指出目前研究發現,代糖會改變腸道細菌,造成胰島素阻抗,反而增加糖尿病患者的風險。他也指,零卡可樂Diet Coke所添加的代糖被認為會增加腸道裏的大腸桿菌及糞腸球桿菌,並保護腸道裏的壞菌生長。

至於用黑糖取代白糖,是否更健康?黑糖因含有礦物質,所以營養價值較其它糖高,但糖份含量並沒有比較低,所以對減糖幫助不大。至於從天然植物萃取出來的甜味劑如甜菊糖、赤藻糖醇,在目前的研究中,沒有發現對人體有危害@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