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深圳市社會保險信息新系統上線運行。之前,深圳原社保系統自4月24日0時至5月8日9時停機,切換上線廣東省集中式系統,同時對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信息系統。這是統一工作部署,系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2022年1月起啟動)的一個重大步驟。

然而,上線之後,不少深圳市民反映,社保個人帳戶餘額出現大幅減少。如有網民表示:4月份社保帳戶餘額還有31萬,切換新系統後只剩下19萬,少了1/3。

10日,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發布《關於深圳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查詢情況的說明》,稱:個人帳戶實際金額未減少,造成顯示金額差異的原因在於展示規則不同——深圳市公共服務渠道的展示內容為養老保險個人繳費以及單位繳費劃入個人帳戶的本金及其產生的利息,而廣東省公共服務渠道的展示內容僅為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本金。

此前,上海已發生類似情況。4月,上海市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切換到全國統籌系統後,許多上海居民查詢發現老人的社保縮水一半。

面對洶洶民意,4月28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佳瑛的回答是:平台與全國信息系統連接是全國統一要求,原來各省市所設的一些類型項目不一樣,現在都保持一致;但這對養老金的計發辦法不會有影響,沒有任何變化。

這個虛與委蛇,市民們並不認同。上海、深圳是中國富裕地區,養老金帳戶盈餘;而全國許多省市,卻是虧空。中共為甚麼搞「全國統籌」?就是財政已拿不出多少錢來「填空」了,就搞省際調節,「以豐補歉」。

從歷史來看。1998年,養老保險實行全國制度統一,當年各級財政對全國養老保險的轉移支付為24億元,2005年升至651億元,2017年創下8004億元的歷史新高,比20年前增加了334倍;1999~2013年財政補助平均佔養老金總支出的15%左右,2016年高達20%,2017年21%。財政不堪重負。

在這個背景下,中共被迫出台兩個重大政策:第一,2020年底前實行「省級統籌」、「統收統支」(之前,在「縣市統籌」這個層次上運行的時間已長達34年),為「全國統籌」做準備。

第二,2018年7月起,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沿海發達省份支持困難省份,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地區間基金結構性失衡的問題。官方數據,2018至2021年共跨省調劑資金6000多億元,其中2021年跨省調劑規模達到2100多億元。2022年全年共跨省調劑基金2440億元。這使各級財政壓力得到緩解。2018~2021年,平均財政補貼為5000億~6000億元,明顯低於2017年的8004億元。2017年,財政補助佔當年養老金支出比重達21%,2018、2019、2020分別降至12%、11%、12%。

不過,中共這種做法只是暫時喘口氣,根本無法解決養老金運行可持續性問題。學術研究表明:中央調劑制度中,各省份上解比例從3%起步,逐步提高(2018年、2019年和 2020年的上解比例依次為3%、3.5%和4%);但隨著上解比例的提高,地區間的當前收支結餘變化與全國統籌的目標將出現一定的偏離(見下表)。也就是說,中央調劑金制度是向全國統籌邁出的重要一步,但難以自然過渡並最終實現全國統籌的充份效果。故其政策建議是應當儘早實現基於全國統收統支基礎上的全國統籌。

不同上解比例下典型地區當期結餘變化的模擬(2019年,億元)

典型地區

基金總收入 養老金支出 0%當期結餘 上解3.5%當期結餘 上解5.0%當期結餘 上解7.0%當期結餘
廣東 5593.2 3761.5 1831.8 1357.8 1154.6 883.8
福建 931.8 782.2 149.6 63.2 26.2 -23.2
山東 2784.7 2872.7 -88.0 -166.8 -200.6 -245.6
黑龍江 1785.4 2094.8 -309.3 -125.5 -46.8 58.3
河北 2437.4 2425.7 11.7 71.3 96.9 130.9
遼寧 2486.4 2950.0 -463.5 -247.7 -155.2 -31.9

引自楊俊: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收入再分配效應研究.《社會保障評論》Vol. 6,No. 5

但是,2022年1月啟動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只是在全國範圍內對地區間養老保險基金當期餘缺進行調劑,用於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只是全國範圍內統一制度規定、統一調度使用基金、統一經辦管理、統一信息系統,並非指待遇的統一,離中央「統收統支」距離相當遙遠。有學者認為,未來若干年「全國統籌調劑基金」很可能要經歷一個「無資金池」(純粹調劑制)、「小資金池」(略有結餘)、「大資金池」(較多結餘)直至最終建立「全國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的過程。

可問題是,在急劇老齡化(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從1981年的 67.77歲提高到2021年的78.2歲)、制度撫養比持續下降(2020年為2.57,這意味著每2.57個投保人員的繳費就要支持一個退休人員的收入;預計2050年將下降到1.3:1)等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現行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難以為繼。

現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中共獨創的社會統籌 + 個人帳戶。企業按職工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2019年起降為16%)繳納養老金,全國統籌使用;個人按工資的8%繳納,記入個人帳戶。注意,個人帳戶可以繼承,具有個人財產屬性,只是限定用途(用於養老)不能隨意提取。

從制度設計角度講,退休者領取的養老金也分為兩部份:基礎養老金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個人帳戶養老金由個人帳戶基金支付。兩者應當分帳管理。

然而,荒唐的是,現實中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兩種基金混帳管理,即現行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方是兩個水龍頭(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的水全進了一個池子,而支出方只有一個出口(養老金發放)。

這就造成了一個嚴重問題:由於統籌帳戶收不抵支,個人帳戶的資金被統籌佔用,形成「空帳」,也就是「有帳無錢」。據《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8-2022)》測算,我國個人帳戶累計積累約有10萬億元,但是,2021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滾存結餘只有52574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滾存結餘只有11396億,也就是說空帳高達3萬多億。

2000年,中共國務院曾提出「做實個人帳戶」的試點,並下發文件推進。但是,各級政府都耍賴,做實個人帳戶試點工作難以推進。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不再提「做實個人帳戶」,改提「改善個人帳戶」。但如何「改善個人帳戶」?至今誰也不知道。

而危險的是,有種輿論否認「個人帳戶」的私有財產屬性,認為這屬於「社會共濟」性質。事實上,中共現正在進行的「醫保新政」,就是縮減個人帳戶劃入資金(甚至有觀點取消個人帳戶),將錢劃轉到醫保統籌基金,聲稱用來提高門診的報銷,搞「門診共濟」。但各地老百姓不買帳,認為是地方政府沒錢了,來算計他們帳戶裏的錢,上演了「白髮運動」。中共「醫保新政」的做法會不會用於養老金呢?這是老百姓擔心的。

有人為中共不「做實個人帳戶」辯護,說:個人帳戶只要「記實」就可以了,不需要「做實」,就如同我們存入銀行的存款,我們只能要求存款人的確權,卻不能要求銀行將資金置放在保險櫃裏。

但是,如一些學者所指出的,個人帳戶空帳表面看上去與銀行相似,存戶和投保人面對的都是帳戶,但卻有本質區別。銀行的錢被貸款出去是去賺錢的,而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錢被現收現付給老年人發了養老金之後,就是空帳了。

「空帳是制度的負債」,欠債能夠不還嗎?尤其,現在空帳規模加速增大(個人帳戶的記帳利率——就是你交的基本養老金,國家會以一定的利率給你利息——2016年從往年平均2%-3%的水平統一大幅提升至8.31%,2017年~2022年的記帳利率,分別為7.12%、8.29%、7.61%、6.04%、6.69%、6.12%),未來如何保障有充足的資金來進行支付呢?

中共一直在說,養老金支付有保障,基金結存好幾萬億(如稱,2022年全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7.1萬億元,支出6.6萬億元,年底累計結餘7.4萬億元。)

可實際情況是,養老金早就虧空了,這些年都是財政在補缺口。舉例而言,據財政部公布的社保決算,2018年,企業職工、城鄉居民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收入分別為37,521、3,870和13,445億元,支出分別為31,567、2,938和12,681億元,都有財政盈餘。但是,剔除財政補貼後,2018年實際盈餘達-虧空4,504億元。這是中共一貫玩的數字遊戲,實質是欺騙和誤導民眾。

這幾年,中共末路狂奔,中國經濟大盤動搖,財政收支缺口越來越大,中共還有多大財力來彌補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虧空呢?

2022年英國養老金危機突發,世界震動。截至2021年底,中國基本養老保險投保人數達10.3億人,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投保人數為4.2億人。如果中國爆發養老金危機,後果實在難以想像。

大紀元首發#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