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對於老香港的印象,便是密密麻麻的霓虹招牌燈海,如今此景只能在舊照片中緬懷。一塊塊伴著港人成長的招牌因屋宇署的《建築物條例》變成僭建物,近年來霓虹招牌消失的速度快得令人措手不及,很多招牌來不及道別已經消失在夜空中。近日上畫的港產片《燈火闌珊》取景的多個霓虹招牌已經陸續清拆,例如利工民、鷄記蔴雀耍樂、南昌押等等,這些招牌在電影定格的那幕變得彌足珍貴。非牟利機構「霓虹交滙」(Tetra Neon Exchange)以民間的力量保育拆下的招牌,盼有日能再次在展覽中點亮,留下老香港的記憶。

港產片《燈火闌珊》劇照,重現霓虹師傅與學徒之間的情誼。(安樂影片提供)
港產片《燈火闌珊》劇照,重現霓虹師傅與學徒之間的情誼。(安樂影片提供)

「在南昌押招牌臨拆卸前,我到了押行門口,有一位看起來有八、九十歲的老伯走過來,望著那對招牌說,這兩個招牌拆了真是可惜了!我就問他為甚麼這樣講,他說《燈火闌珊》那套戲有提到霓虹招牌這件事。我當時就覺得有些感動,原來電影的影響力可以觸及到一些過去難以深入交流的民眾,讓他們也明白霓虹保育的重要性。」「霓虹交滙」總經理陳倩雯(Cardin)這些年奔走在不同的商舖、團體間,為「搶救」拆下的霓虹招牌鍥而不捨,今次從一位長者口中感受到他的關懷,也為如今越來越多人透過不同渠道關注霓虹保育而感動。

港產片《燈火闌珊》取景地,背景是已經拆卸的南昌押霓虹招牌。(燈火闌珊Facebook)
港產片《燈火闌珊》取景地,背景是已經拆卸的南昌押霓虹招牌。(燈火闌珊Facebook)

戲裡戲外的生命故事 不忘工匠心血

要約一個合適的時間與Cardin做訪問不是一件易事,每一日她的生活都像似在「戰場」:「你要問我對拆霓虹燈有甚麼感覺,我真的一時間答不上來,因為我沒有時間去傷感和回顧,因為拆完一個,下一個緊接著就來,每天都好像在打仗一樣,根本沒有時間去處理個人的情緒,腦海中總是閃現著下一個招牌的拆卸工程要怎樣安排,怎樣做人事工作,拆招牌時要留意甚麼⋯⋯」Cardin已沒有時間觸及自己感性的一面。

佐敦白加士街翠華餐廳大型霓虹招牌移除工程的場景,出現在電影《燈火闌珊》中。(Cardin Chan提供)
佐敦白加士街翠華餐廳大型霓虹招牌移除工程的場景,出現在電影《燈火闌珊》中。(Cardin Chan提供)

《燈火闌珊》公映前,電影公司舉辦了多場優先場特別放映,甚至設有「霓虹師傅特別場」。Cardin受邀觀影,到電影院坐下,關閉手機,靜靜走入霓虹世界的時候,她才有些許喘息空間,去收拾自己的心情:「在大銀幕上看到親歷過的一些霓虹拆卸工程,那個感覺真的很不一樣,可以用『百感交集』來形容,真的很震撼,我記得佐敦白加士街翠華餐廳大型霓虹招牌移除工程,我邀請了電影的導演前來,我們自己也記錄了這個過程,這次第一次在大銀幕看到當時的片段,真的很震撼,也有被鼓舞的感覺。真的坐下來去欣賞那些曾經存在的霓虹燈,那種傷感的情緒才慢慢走出來,平時真的太忙了。」

港產片《燈火闌珊》海報。(燈火闌珊Facebook)
港產片《燈火闌珊》海報。(燈火闌珊Facebook)

電影沒有甚麼驚天動地的大場面,女主角美香(張艾嘉飾)的丈夫鑣哥(任達華飾)是位霓虹招牌師傅,卻不幸英年早逝,她得知丈夫生前有一塊未完成的招牌,出於對丈夫的思念,她邀來丈夫生前的徒弟Leo一同製作這塊霓虹招牌。小人物的心願與大時代的背景緊緊結合,喪親之痛與這座城市日益消失的霓虹招牌,導演曾憲寧提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一個人死了,他的靈魂要往何處尋回?那若換成一座城市呢?」在燈火闌珊處所尋覓的,不僅僅是美香的丈夫,還有這座城市的燦爛記憶。

港產片《燈火闌珊》劇照。(安樂影片提供)
港產片《燈火闌珊》劇照。(安樂影片提供)

要做霓虹保育工作,Cardin要以一當十兼任不同的角色,當得知招牌接到清拆令後,要爭取時間與商舖、承辦商、霓虹師傅及政府機構、傳媒聯絡,照顧各方的需求,從中策劃最適合彼此的方案,過程中她了解到不少傳統行業的背景和故事,並加深理解招牌師傅、安裝師傅、鐵器師傅當下的處境。

已消失的霓虹招牌——大同老餅家。資料圖片。(陳仲明/大紀元)
已消失的霓虹招牌——大同老餅家。資料圖片。(陳仲明/大紀元)

在前線工作,她最能體會到「小人物」的心思:「很多傳統行業的長輩,常常講自己沒有用,這一行已經沒有價值,我接觸過的鐵器師傅啊,修復招牌的時候最需要他們,沒有他們的手藝不能保育招牌,還有拆招牌時操作吊車的師傅啊,操作需要很精準才不會出事故,但是這些默默付出的『小人物』從來都不被人重視,那我就希望透過我的工作讓公眾知道,霓虹招牌的背後有多少人的付出,『東方之珠』的美譽身後其實有這樣一批人在支撐著。」從這個角度來看,Cardin更能體會到電影角色普通人不平凡的一面,她亦期待隨著這部電影影響力的擴大,可以令更多人主動了解霓虹招牌行業背後的故事。正如電影的英文名字一樣:「A light never goes out. (永不熄滅的燈)」讓人銘記,燈火闌珊定格於那永恆的一刻。

已消失的霓虹招牌——利工民金鹿線衫霓虹招牌。資料圖片。(陳仲明/大紀元)
已消失的霓虹招牌——利工民金鹿線衫霓虹招牌。資料圖片。(陳仲明/大紀元)

霓虹燈招牌的背後 手工藝與傳統行業

接收了拆卸的霓虹招牌後,「霓虹交滙」團隊會進行部分保育工作,需找到合適的大型倉位保管,在展覽前要對招牌進行測試及部份修復。與此同時,Cardin也在思考一個問題,當下的機械工業和AI人工智能大行其道,傳統工匠如何守住手藝生存下去?

「很多人說到霓虹燈,就會想起屈管師傅,其實要修復還有很多工藝程序,比如鐵器師傅是不可或缺的,現在也是買少見少。」Cardin講解,霓虹燈的鐵箱大多是「量身定制」,由鐵器師傅親手揼出,過去設計時還要考慮到擺放火牛的位置,甚至需要考慮維修方便進入其中的位置,這些都不是機械化可以做到的。「霓虹燈不僅僅是造型,鐵架和燈箱都很有講究,維修師傅要很熟悉電工、內部布局,才能夠進行,而且很多時候是高空作業,很危險的,那麼整個霓虹燈的燈架設計都要很精準,鐵器師傅就要考慮到如果維修時工人要單手作業時要怎樣做,屈管師傅通常也會留意完成光管件的長度或大小,能否方便安裝師傅工作。我相信這些細節都是一般人看不到的。如今這些鐵器師傅、屈管師傅都老了,這些經驗和工藝過去都是口耳相傳,如果都改為LED燈,這樣的傳統工藝可能就會失傳。」

已消失的霓虹招牌——太平館飡廳。(Cardin Chan提供)
已消失的霓虹招牌——太平館飡廳。(Cardin Chan提供)

在「霓虹交滙」的社交媒體專頁,不時會向公眾介紹保育招牌背後的一些小故事。這些故事均由Cardin走訪商戶時做的一些訪問而來,例如成立於1943年的元朗大同老餅家、有160年歷史的太平館飡廳、裙褂老字號冠南華、百年押行「成隆押」和「南昌押」的大型「蝠鼠吊金錢」招牌等等,網頁均設有中英文講解行業背景和招牌特色。Cardin表示:「其實我會訪問每一個保育照片的商戶,但有太多其它的招牌或工程要處理,未必趕得及所有故事都及時分享出來。」

已消失的霓虹招牌——Panasonic霓虹招牌。資料圖片。(曾蓮/大紀元)
已消失的霓虹招牌——Panasonic霓虹招牌。資料圖片。(曾蓮/大紀元)

Cardin認為這些招牌之所以有保育價值,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老店本身都是香港歷史的見證,成為行業中的泰斗,能夠屹立多年,風風雨雨洗禮後仍能歷久不衰,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他們的招牌正是給後人了解這一行業的窗口,有機會展示出來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

「有時候我覺得香港真是比較著重商業利益,甚麼都講究要快,令到好多人的貢獻被忽略,霓虹燈背後的師傅,他們的工作都有屬於他們的專業,其實每一個崗位,肯做一些你可以影響到的事情,就足夠了。」Cardin盼公眾對傳統行業的價值有更多尊重,從而能讓這些匠人們有生存的空間,方可令這傳統工藝代代相傳。◇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
https://bit.ly/MissNTD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