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醫學院梁偉強教授團隊發現,過去40年來全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一直在下降,抗生素治療可能改變腸道中微生物及病毒群落。

幽門螺旋桿菌為胃癌和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據估計,以往全球約有50%的人口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尤其在亞洲地區。

港大醫學院與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合作,分析了過去40年來全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發現全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一直在下降,從1980至1990年的58.2%下降到2011至2022年間的43.1%,平均每年約下降0.39-0.83%,下降趨勢在最近十年(2010至2020年)特別明顯。

目前,醫學界普遍使用抗生素和酸抑制組合療法來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大大減少胃癌情況惡化及胃潰瘍併發症的風險。不過團隊用宏基因組學測序發現,使用該方法後,腸道中病毒群落的多樣性有所減少,不僅會影響人體健康,而且可能因為改變腸道噬菌體而影響抗生素的耐受性。

梁偉強教授表示:「縱使40年來全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一直在下降,對有些地區的醫療系統仍然造成負擔,尤其考慮到幽門螺旋桿菌為癌症疾病的病因。我們的研究結果有助不同地區設立預防胃癌方案及重申持續監察最新感染情況的重要性。」

研究結果已刊登於期刊《刺針腸胃病學與肝臟病學》 和《自然通訊》。@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