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轉變」的第二個故事

我在上一篇專欄文章所提及的「態度轉變」故事,其實發生了不止一次。

多年前,我嘗試親身到移民局遞交入籍申請。處理的官員,同樣一開始也不太友善,只用冰冷的方式審視我繳交的文件。

申請入籍,當然需要一定的「德文水平」和「德國文化」;除「德國語文」要擁有B1或以上的證書外,也需要通過考入籍試(Einbürgerungstest),證明自己「德國文化」達標,33條選擇題,最少答對17題,方算及格,但問題難度不高。

如果有文史哲類,或政治、法律等學科的德國大學學位,就更加不用考入籍試。

她先看見我提供大學證書,就以為我想用此證書申請寬免,但她也看見我擁有的是工程學位,便冷淡地說我一定要考入籍試,並且要提供額外的語言證書。

題外話,到德國任何官僚機構辦事,最好自行預先影印文件副本,直接遞交,免卻勞煩對方替你影印的麻煩。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選擇打印的紙張太薄的關係,文件最後有幾張紙黏在一起,她未有發現。

我只輕聲說了一句:「語言證書和入籍試證書,緊接在大學學位證書之後。」

她先表示懷疑,細心地用手指撥開最後的兩張文件,赫然見到,我已經擁有C2德語大文憑。看她面帶一絲尷尬的表情,「那麼,嗯,語言水平方面就沒有問題了。」

相信她也覺得不好意思,立即態度軟化,變得誠懇,最後談及退休保險(過去一段時間有繳交退休金是入籍條件之一),還跟我閒聊起來,說她以往曾在德國退休保險機構工作過,絕對不建議我依賴德國的退休金作為唯一的退休保障…

海德堡和奧芬堡兩地的經歷,讓我有一點反思的空間。

反對者非無道理

正如上一篇專欄文章所講,我絕對支持德國政府將英語列為法定語言之一,支持的人認為提供英語溝通的渠道,令外國人辦理簽證的時候,少了一點障礙,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人申請。

那麼為甚麼會有人反對? 硬件問題

第一個反對者,肯定就是首當其衝的政府公務員。就正如我上文提及,這是官僚體系中的巨大怪獸。多加一門語言,看似無害,但卻會對行政系統造成極大負擔。試想想,所有的電腦系統,表格處理流程都要加入一門新的語言,需要耗費多少資金和時間才能完成?行政系統升級的過渡階段,到底要如何計劃?更加不要說如果在升級的過程出現問題,會對整個機構造成多大的困擾!

以往我已經說過,德國人的工作效率只是一個神話傳說。現在沒有新語言的額外負擔,有些在德國申請入籍的申請者,也需要輪候超過兩年時間。如果還要處理語言的問題,分分鐘在改革後,每一個外國人在落地的一瞬間,就應該立刻跑到外國人事務處申請入籍,反正處理的時候也超過3年時間…

但硬件的問題,很多時候還是可以用錢來解決,軟件的問題,就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改變的。

軟件問題

公務員的擔心,也不是完全毫無道理。一個法治國家,所有官方的機構都必須依據法律行事,而語言屬於法律一個重要的載體,要求所有職員一定要懂得跟外國人用英語溝通,職員首先要有一定的英文能力,如果溝通因為語言水平低下而出現錯誤,應該由誰負擔這個責任?

再加上,英語雖是國際語言,但也不是每一個外國人都有能力流暢用英語對話。如果政府官員和申請者的英語都是一般,水兵鬥水兵,最後得出的溝通效果,會有多好?

如果德文是德國唯一的官方語言,最差的情況,申請者都可以把文件帶回家,慢慢翻譯理解,雖然不理想,但部份德國城市都有提供類似的非官方語言諮詢。但我們有沒有可能要求所有在外國人事務局工作的人員,都在短時間內擁有即時用第二甚至第三語言去解釋複雜法律概念的能力?

融入是一種雙向溝通

我的經歷,背後都帶出一個道理:融入是溝通的一種,一定要雙方都有付出,才會進入一個正面的螺旋。

下一篇專欄,再講一講「雙方付出」的問題。◇

註:感謝《大紀元時報》授權轉載本文到:
http://www.stegermatt.de/blog-epochtimes-english-in-de-2/ 
有意見?對某個德國主題特別感興趣?歡迎聯絡作者:
mailto:stegermatt@stegermatt.de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