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後,中共明顯加大「保交樓」和救樓市的力度。11月21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央行副行長潘功勝稱央行將面向6家商業銀行推出2000億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為商業銀行提供零成本資金,以鼓勵其支持「保交樓」工作。

23日,「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金融16條」正式向市場「揭開面紗」,被視為當局紓困房地產行業的標誌性動作。而紓困房地產行業,直接目標還是「保交樓」。

24日,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三家大行在內的金融機構,合計給了碧桂園超過1500億元的綜合授信支持。萬科、龍湖等等房企也密集披露此類信息。目前已有18家房企獲得超1.6萬億綜合授信支持。

25日,央行宣布於12月5日全面降準0.25個百分點,預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降低金融機構年化資金成本約56億元。這也有助於「保交樓」和久樓市。

其實,為維持經濟增長率,中共一直有救樓市的壓力。尤其,六月底,從江西率先爆發的針對爛尾樓的業主「強制停貸」風暴,對違約企業不斷增加、金融風險日益惡化的房地產行業更是雪上加霜(澳新銀行研究中心曾經估計,集體停還按揭可能會影響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約合2220億美元的按揭貸款,或約佔尚未償還的按揭貸款的4%)。

而中共呢?從政治高度重視這個事,將「保交樓」與「保民生、保穩定」聯繫在一起(如7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作為一項重點工作。

但是,為甚麼中國會大量出現爛尾樓?是因為按揭帳戶上的建樓資金被抽走了。資金證明會被抽走呢?中共不有一整套監管措施嗎?問題是監管措施都是花架子,地方政府、銀行、房企沆瀣一氣,有意無意給購房者挖坑。

要「保交樓」,去把被抽走的錢追回來吧!但是,錢要麼被黑了,要麼被挪用了,不可能追回來。地方政府、銀行、房企相互推卸、耍流氓,反正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那麼,這麼大的窟窿誰來填?中央手頭也沒錢,尤其「二十大」在即,就把「保交樓」當成政治任務壓給地方。地方財政更沒有錢,不可能補「保交樓」窟窿,但又不能明的反抗,也就演習,軟磨著。有媒體統計了44天36地「出招」,發現:「預售資金監管」是最主要的內容,提及次數佔比超三成;有超兩成政策內容為「成立工作組」或實行「一樓一策」,由各地政府部門出面化解問題樓盤。另有超一成政策提出,為「保交樓」提供金融支持。前兩條都是虛應的;第三條實在,但執行起來,又是虛的,比如河南鄭州、廣西南寧先後設立房地產紓困基金,目前規模分別為100億元、30億元,也是杯水車薪。各地搞的爛尾樓復工,大多是表演。最突出的是河南鄭州,搞了個「砸鍋賣鐵保交樓」30天運動,就像放鞭炮,一瞬間熱鬧後,難逃遍地垃圾。

中央也知道地方的把戲,但中央財政沒意願也沒能力為地方孭鑊,因為防範金融風險也不敢放開金融政策,中央地方就這麼耗著,「保交樓」喊的轟天響,就是誰也不願拿出真金白銀。8月19日,住建部、財政部、央行等部門出台專門措施,以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的方式,支持一些城市推進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效果有限。

因此,「保交樓」迄今沒有取得多少實質性進展。中共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見表1),把這說的一清二楚:202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住宅投資下降幅度呈加速狀,房屋竣工面積、住宅竣工面積下降幅度都是兩位數,二季度達到高峰,三季度和10月有所收斂,但幅度很小;住宅投資佔房地產投資的比重穩定在3/4,住宅竣工面積佔房屋竣工面積的比重在71.36%和73.44%之間小幅波動。

表1:202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房屋竣工面積表

單位:投資—億元人民幣 面積—萬平方米

  房地產投資 增長率 住宅

 

投資

增長率

房屋竣工面積

增長率 住宅竣

 

工面積

增長率
1—3月 27765 0.7% 20761 0.7% 16929 -11.5% 12323 -11.3%
1—6月 68314 -5.4% 51804 -4.5% 28636 -21.5% 20858 -20.6%
1—9月 103559 -8.0% 78556 -7.5% 40879 -19.9% 29595 -19.6%
1—10月 113945 -8.8% 86520 -8.3% 46565 -18.7% 33771 -18.5%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迄今為止,「保交樓」已經陷入泥潭。

如果再分析2019—2021年數據,我們可以發現:10—12月房屋竣工面積佔全年的比重超過一半(2019年為51.27%,2020年為54.68%);但2021年銳減為35.70%,說明當年恒大暴雷後,四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嚴重不足,已經預示了2022年爛尾樓的嚴峻情況。

正是因為過去幾個月只下了點毛毛雨、地板都沒打濕,「保交樓」無甚進展,樓市下墜不見底,2022經濟大盤動搖,2023年怎麼辦?北京被逼急了,因此逼迫金融系統救市,出台「金融十六條」,對房企大規模銀行授信。

但是,海內外都看的清清楚楚:住宅銷售持續大幅下滑。1—10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11,1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5.5%;商品房銷售額108,832億元,下降26.1%,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2%。

而只要市場起不來,一切金融支持都會向投機演變,「保交樓」保不住,「救市」反而變成了「害市」。那麼2023年樓市能否回暖呢?從當前緊張的政治、經濟、社會形勢看,難有樂觀的人。

大紀元首發#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