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六十多歲的男子突然感到腰部不舒服,隨後,他很快痛到難以起身。到醫院急診時,才發現是腎結石惹的禍。男子過去曾有結石病史,這次,醫生還告訴他,他的腎臟也變得有點不太好了。

是甚麼原因造成腎結石、尿路結石等各種結石?有些人為甚麼好發結石?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可預防,幫助排出體內的石頭。

尿路結石不僅帶來劇痛、血尿 還有這些問題

人們每天攝取的水份,有很大一部份是經由腎臟形成尿液後,再流入輸尿管、膀胱,最後從尿道排出。

在排尿的過程中,如果尿液在任一處產生沉積性的結晶體,就可能形成結石。結石可以出現在不同的部位,形成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等,這些統稱為尿路結石。

如果沒有到醫院做檢查,人們通常不會有感覺,也不會知道自己體內有結石。但是,一旦結石引起刺激或阻塞時,不同部位的結石,會引發不太相同的症狀:

腎結石:尿路結石多半都是從腎結石開始,腎結石移動時會產生劇烈腰痛和血尿。若腎結石掉下來卡住輸尿管、引起水腫,也會產生疼痛。

泌尿科醫師、長庚醫院助理教授陳煜指出,如果是很安定的腎結石,不一定要處理。只要定期回診,追蹤結石的大小、有沒有造成感染、血尿、疼痛即可。腎結石患者有時不一定會有明顯血尿,只會感到疼痛,而誤以為自己受傷、撞到造成疼痛。有時人們不好分辦是受傷腰痛或結石引發的疼痛,因此,當感到疼痛難耐,最好就醫檢查。

輸尿管結石:這部位的結石大部份是腎結石掉下來阻塞造成。輸尿管結石不僅會在後腰部產生劇痛,疼痛還可能放射到陰囊、腹股溝。這種疼痛感甚至會影響到腸子蠕動,引起肚子不舒服、脹氣。

腎結石跟輸尿管結石都會帶來嚴重的疼痛感,陳煜強調,其痛苦指數「僅次於生小孩」。

膀胱結石:跟腎臟、輸尿管相比,膀胱空間較大,膀胱結石僅偶爾有疼痛表現,大部份是下腹部有悶悶的感覺,並出現血尿、頻尿的症狀。因為結石在膀胱裏有活動空間,容易滾來滾去,造成膀胱更敏感而頻尿。

尿道結石:尿道是從膀胱通向體外的管道,小顆結石在排出過程卡在尿道,會造成血尿、疼痛、尿流變細、排尿不順等症狀。

尿路結石造成的疼痛,與結石大小有關,越小的石頭會讓患者越痛。(Fotolia)
尿路結石造成的疼痛,與結石大小有關,越小的石頭會讓患者越痛。(Fotolia)

尿路結石造成的疼痛,還與結石大小有關。陳煜解釋,越大的石頭越不會痛,因為不會動來動去,越小的石頭反而越痛。所以他會跟病人說,會痛不見得是壞事,代表石頭比較小。

少數腎結石患者平時可能會感到腰痠背痛,但有些病人很會忍耐,把結石養得很大。結果,造成無法用簡單方式處理,甚至要動手術,增加治療的風險。

腎結石等結石 通常有4大原因

結石的種類依其成份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鈣結石。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鈣結石約佔患者總人數八九成以上,主要為草酸鈣及磷酸鈣兩種,又以草酸鈣最多;第二類是尿酸結石,約5%;其餘二類則是感染性結石及胱胺酸結石,佔比更少。

許多因素都可能造成結石,以下幾種最常見:

1. 遺傳、家族史

如果父母等親人有結石病例,自己患上結石的機率會比較高。

顏宗海表示,「有些患者是家人有腎結石,下一代也容易有」。遺傳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因素是,同一家人生活飲食習慣很接近。

2. 水質

陳煜發現,環境用水跟結石的產生也有關係。他以台灣為例,就統計數據,桃園市的結石患者較台北市高一些。因為台北用的是翡翠水庫的水,桃園用石門水庫,石門水庫的水質較硬一點。

水質較硬也代表鈣離子較多,喝進體內,沉積下來形成結石的機率較高。

陳煜建議,如果住在使用硬水地區的民眾,可裝好一點的濾水器,讓水變軟一點。同樣道理,如果是已有尿路結石病史的患者,建議喝純水。

3. 飲食習慣

「一個病人患腎結石,跟飲食習慣也有關」,顏宗海說。

不愛喝水、喜歡吃重口味食物、愛吃肉、常喝酒的人,容易有草酸鈣結石。

喜歡吃高普林食物,如內臟、海鮮的人,則容易有尿酸性結石,因為普林會代謝成尿酸。這類人也容易因體內尿酸高而患有痛風。

另外,有些人是錯誤服用保健食品,如吃太多鈣片、維他命C、維他命D,也可能造成結石。

顏宗海解釋,維他命D會增加腸胃道對鈣、磷的吸收,所以吃過多的維他命D容易造成高血鈣、腎結石。而維他命C在體內代謝後會產生草酸,若補充高劑量,會使尿液中草酸的濃度上升,也增加結石風險。

陳煜指出,一般而言,水質和飲食對結石的影響,都是經年累月造成的。

4. 疾病和感染

痛風、糖尿病、肥胖、消化道吸收不良,前列腺肥大、或是代謝疾病,如遠端腎小管酸中毒、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某些遺傳疾病等,都可能造成尿道結石。

醫學上研究腎結石病人有哪些共病,發現是肥胖、糖尿病、痛風等代謝性疾病,這些人飲食上的共通點多是高鈉、高油、高糖、高普林。

前列腺肥大容易造成膀胱結石,因為前列腺肥大患者有小便斷斷續續、尿柱較細和小便解不乾淨的症狀。每次排尿都有餘尿留在膀胱的情況下,結晶體會沉積在膀胱,容易造成膀胱結石。陳煜指出,這是非常常見的。

任何細菌侵入尿路均可引起尿路感染,而革蘭氏陰性菌引起尿路感染後,易發生結石。[1]

遠端腎小管酸中毒是感染性結石的主要危險因素。其它排尿功能障礙也會造成感染,如腎臟出口天生狹窄、輸尿管狹窄、先天性泌尿道狹窄和前列腺肥大等因素。

顏宗海表示,結石患者都以男性居多,通常女性患上結石,多是內分泌的問題,如原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副甲狀腺在腎臟的作用是留鈣排磷,這個疾病會一直產生副甲狀腺激素,最後變成腎結石。

其它因素還有天氣,例如在炎熱、容易流汗的夏天,如果沒有適時補足水份,也容易造成尿路結石。

尿路結石患者以男性居多。(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尿路結石患者以男性居多。(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一種方法最簡單 能防所有結石

造成尿路結石的因素中,若是先天性的結構問題、內分泌異常和疾病等,通常需要手術、藥物控制來解決根本原因。其它因家族史、食物、水源造成的結石,則有簡單方法可以預防。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喝水。

1. 多喝水

不管是哪種成份的尿路結石,都能藉由多喝水來預防。

「這是最好的方法」,陳煜表示。因為結石都是從結晶體慢慢長大,才變成大石頭。輸尿管內徑約0.5厘米,如果結石小於0.5,多喝水都有機會將結晶體沖出體外、排出來。

同樣的,尿路結石的患者,若檢查發現結石小於0.5厘米,而且沒有造成堵塞、感染、血尿和疼痛,只要多喝水、定期追蹤即可。

2015年一項薈萃分析發現,飲水量每增加500毫升,與腎結石風險顯著降低相關。2020年考克蘭文獻回顧(Cochrane Review)則進一步證實,曾經有結石的人如果多喝水,體內結石的復發機率就更低,而且即使復發,也會在更久之後。[2][3]

為預防尿路結石和結石復發,每天建議喝2.5~ 3公升的水。[4]

2. 多補充檸檬酸

檸檬酸能在尿液中和鈣結合,減少尿液中鈣離子濃度,有助降低腎結石的發生率。檸檬酸也會與草酸鈣結晶結合,避免草酸鈣結晶在體內形成結石。

因此,可以食物中加入檸檬、柳橙、葡萄柚、蘋果等富含檸檬酸飲的水果。或是在開水中檸檬片、適量飲用葡萄柚汁、蘋果汁和橙汁,都可以減少結石的形成。[5]

3. 飲食低鈉、適量的鈣質

高鈉飲食會增加尿液中的鈣含量,尿中的鈣又會和草酸及磷酸結合,形成草酸鈣、磷酸鈣結石。因此,結石患者建議採低鈉飲食。

另外,不用因此而不敢補充鈣質,只要適量食用就可以。

顏宗海指出,許多研究指出低鈣飲食反而會增加腎結石的形成。因為,當腸胃道裏沒有足夠的鈣質能和飲食中的草酸結合,將造成體內草酸濃度上升,導致尿液裏的草酸排出量上升,增加結石的風險。同理,鈣片一定要搭配正餐一起服用,以免增加結石風險。

陳煜認為,如果沒有遺傳病史和結石病史,有骨質疏鬆的人是可以正常補鈣的。若有相關病史,就不建議額外補鈣,豆腐、豆乾、鈣片都要少吃。因為這類人通常代表身體的鈣是足夠的,不需額外補。

若有結石相關病史,不建議太常吃豆腐、豆乾。(Shutterstock)
若有結石相關病史,不建議太常吃豆腐、豆乾。(Shutterstock)

只是,曾有尿路結石病例的人,很容易復發,即使依造上面的飲食可以降低風險,仍有復發的可能性。

陳煜表示,雖然體內石頭清乾淨了,復發率仍有30%。2016年還一項研究指出,初次罹患結石的人,前5年內復發率高達 50%。[6]

而且,腎結石常發作的人,也容易影響腎功能,造成慢性腎衰竭。因此,尿路結石患者建議每年定期回診。#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