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8日,是秋季第5個節氣「寒露」。中醫師認為,寒露過後,天氣明顯轉涼,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常見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關節疼痛、經痛及頭痛,建議多泡腳、登高,以及多食活絡筋骨的食物。

台灣醫誠堂中醫診所院長黃胤誠表示,古語說「寒露防寒涼」,氣溫下降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影響到氣管、心血管。寒露節氣常見的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兒童則要留意慢性支氣管炎,長者還要注意肺炎及中風問題。

黃胤誠指出,古書提到風、寒、濕夾雜在一起會變成「痹痛」。天氣寒冷的季節,關節疼痛很容易發作,可能出現雙腿僵硬、無力、膝蓋痛、腰痛,肩膀也容易有肩周炎、甚至是落枕問題。

他也指,十二經絡裏面的肝經,是從腳掌、腳底的穴道順著2隻腳往上走,接著經過生殖系統,若下半身不注重禦寒,就容易讓肝經受寒。女性若肝經及子宮受寒,會讓經血顏色變得較深、出現血塊、經痛及頭痛。

深秋舒筋活血三方法

1. 熱水泡腳

古書記載「寒露腳不露」,「熱水泡腳勝吃補藥」。黃胤誠指出,簡單的泡腳,就可以增加血液循環、活絡經絡。晚清名臣曾國藩處理朝政非常忙碌,但他仍堅持兩件事,一是每天早起,二是常用熱水泡腳。

他建議,泡腳時可以加入一點米酒、薑絲或薑片 ,能使血液循環效果更好。

2. 登高

秋季天氣涼爽,適合登山。黃胤誠也指,登高、行石階、行山路能促進血液循環,讓筋骨更活絡。

3. 多吃活絡食物

飲食方面,可攝取活絡筋骨的食物。木瓜、絲瓜、韭菜,都是適合寒露節氣補身的食物。@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