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九月是指黃曆九月,九月節就是「寒露」。
由來
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且帶寒意,故名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反映氣溫下降過程的指標性節氣,寒露的到來,標誌著季候進入晚秋。白日裏,陽光柔和了,水下氣溫明顯下降,中國廣東一帶流傳著「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的諺語。
物候
中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意思是: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伍,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而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有人認為這是雀鳥變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金黃色的菊花遍地開放。
寒露時節菊花開,宣告一年花事的尾聲,也突顯菊花與其它花不同,凌寒露而著花,堅毅堅強。菊花的別名也很多,如黃華、女華、金蕊、菊華、更生、帝女花等等。
諺語
1.「寒露百草枯」:百草損於肅殺秋氣而凋零,正如宋代名臣范仲淹在〈蘇幕遮•懷舊〉中所描寫的:「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2.「白露風、寒露雨」、「寒露開花不結子」:白露時節颳颱風,寒露時節則來雨;若在寒露時節颳強風,此時開花的稻穗就結不成果實了。
3.「九月起九降」:「九降」是「九降風」的意思,是臺灣北部冬季凜冽、乾燥北風的俗稱。
根據陳文達編修《臺灣縣志》所記:「九月,北風凜冽,積日累月,名曰九降風。九降風冷颼颼,刺身入骨、乾燥肌膚。」
臺灣有一句因九降風而生的諺語:「九月起九降,臭頭仔無地藏。」說的是黃曆九月寒露時期颳起了「九降風」,颳走人頭上帽子是常有的事,頭上帽子戴不住,癩痢頭也遮不住了,意指醜狀無所遁形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