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道按摩和針灸是中國傳統醫學獨特的治療方式。研究證實,中耳穴療法在防治婦科常見疾病方面具有顯著療效。

8月17日,中國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研究小組在中國科學院科技論壇發表一篇題為《耳穴療法在婦科常見病防治中的臨床應用及研究進展》的文章。文章說,研究人員把114 名原發性痛經患者分為兩組,耳穴組採用耳穴刺絡放血法,西藥組採用口服吲哚美辛腸溶片,共治療3 個月經周期。結果顯示,耳穴刺絡放血法對原發性痛經有明顯效果。

此前,浙江中醫藥大學了進行了一項研究,用耳穴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他們將86位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只進行一般藥物治療,觀察組除了藥物外,搭配耳朵穴道貼壓治療,然後透過患者治療前後的T細胞以及血液等的變化來觀察治療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高達95.4%,對照組只有74.4%。

另一項刊登在《實用醫學雜誌》的研究表明,透過耳朵穴道治療月經失調有較好療效。研究人員隨機納入60名患者,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採用中藥「王不留行籽」進行耳穴貼壓治療,對照組用口服中藥治療,觀察治療前後月經情況、基礎體溫及治療前後性激素水平,結果發現治療組總有效率56.7%,對照組總有效率40.0%。

日本東洋醫學會中醫師、倉敷平成醫院院長會甄立學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說,耳廓是一幅人體縮略圖,也是全身經絡分布最密的地方。耳穴療法是中醫的一種治療方法。外耳上有將近90多個穴位,對應著人體每個部位及器官。中醫通過刺激耳穴,可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節臟腑功能,防治疾病。耳穴療法適應的範圍很廣,不僅是婦科病,對於緩解疼痛、熱病、內臟疾病、高血壓、失眠、感冒有較好效果。

甄立學說,《黃帝內經》對耳與經脈、經別、經筋的關係做了較詳細的闡述,十二經脈都直接或間接上達於耳;《靈樞.素問》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耳穴療法之所以能夠治療遠隔部位的病症,正是由於耳廓與經絡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

甄立學表示,在耳穴療法中,埋豆和穴道按摩較為普遍;耳穴埋豆是利用王不留行籽粘貼在耳朵相應穴位上,每天按壓3~5次,每次一緊一鬆按壓1~2分鐘,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等刺激感應,按壓的同時要注意切忌揉搓,以免皮膚破損;夏季因多汗,貼敷時間不宜過長,一般留置1~2天。在埋豆期間要防止膠布潮濕及污染,以免引起皮膚炎症。對膠布過敏者,可加貼腎上腺素穴或使用抗過敏膠布。

甄立學解釋說,通過其疏通經絡,調整臟腑氣血功能,促進機體的陰陽平衡,達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狀的效果。它適用於減輕各種疾病所致的疼痛,功能紊亂所致的失眠、焦慮、眩暈、便秘、腹瀉等。

耳穴按摩,是指用探棒或手在耳部相應的穴位點上配合正確手法進行針對性的按摩、提捏,具有提補中氣、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甄立學強調,耳穴既能治病,又可以防病。 《養性書》中記載,「以手摩耳輪,不拘數遍,所謂修其城廓,以補腎氣,以防聾聵也」。也就是說,每天用手掌摩擦耳廓數遍,能補腎氣並且還能預防耳聾的發生。因為「腎在竅於耳」。

甄立學提醒,耳穴埋豆並不適應所有患者,如孕婦,若有習慣性流產問題,懷孕期間不應使用耳針,有可能會導致流產;局部感染,耳部有膿腫、破潰、凍瘡等皮膚感染,不可應用耳穴療法;此外,凝血功能障礙者,如血友病患者,使用耳針治療時會導致皮下出血等不良反應,可選擇耳貼療法。 @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