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被趕回北方草原之後分裂為三部份,其中北面的韃靼部可汗本雅失里即位後,派人通知明朝。成祖下詔書警告他不要輕起邊釁,本雅失里卻殺掉了明朝的使臣,激怒了成祖,成祖於是派大將邱福領兵討伐。

◎邱福無謀毀全軍 成祖親征剿韃靼

邱福也是靖難時期的一個功臣,他跟朱能一樣勇敢,但是他在謀略方面不行。成祖整頓了十萬人馬交給邱福,臨走前他千叮嚀萬囑咐,告訴邱福,大軍一旦過了開平以後,要時時保持警惕,因為敵人隨時可能襲擊我們。他還告訴邱福,打仗前,一定要跟手下這四個副將商量好,不要剛愎自用,多聽一些別人的意見;打仗的時候錯過戰機沒關係,選好時機,但是千萬不要冒進,冒進是非常危險的。邱福一一答應。

大軍出發後,成祖老覺得不放心,派了好幾波人去追邱福,基本上是重複同樣的話。最後成祖又派人跟邱福說,如果有人跟你說,敵人就在附近,而且很容易把他們打敗,讓你去追,你千萬不要去。我讀《明史》這一部份內容的時候,覺得成祖真是決勝千里,他非常清楚敵人會怎麼辦、自己一方該怎麼辦。

邱福答應後就出關了。到了開平以北,碰到了敵人的小股部隊,邱福把他們一一打敗,並俘虜了蒙古的一個尚書。邱福設下酒宴問他,你知不知道本雅失里在甚麼地方?當時大明朝打蒙古,最難的不是如何打敗他們,而是如何找到他們,因為茫茫的大草原,如果不能很快找到他們,拖久了,明軍的糧草、水供應不上,就會不戰而潰。而當時本雅失里採取的策略就是拚命跑,明軍追一段時間就沒有糧食了。尚書說,本雅失里就在我們北方30里,現在他的軍隊很少,很容易將他逮住。邱福很激動,集合軍隊準備出戰。他的副將勸他說,我們的大部隊全在後面,我們往前衝得太猛了,萬一敵人有埋伏,我們這點人對付不了。我們應該在這地方扎營,等大部隊到了之後一起走。結果邱福不聽,那個副將一力相勸。另一個副將對邱福說,您還記不記得,您出兵的時候,皇上反覆交代說,如果聽說敵人很好打,千萬不要追。這句話惹怒了邱福,他覺得簡直是在污辱自己的智商,下令說,違命者斬!結果邱福的部隊果然中了本雅失里的埋伏,全軍覆沒,邱福本人和四個副將全部戰死。

消息傳到南京後,成祖決定親征。當時全國調集了五十萬人馬攻打韃靼。這次最麻煩的也是如何找到敵人,最後明軍在臚朐河(今克魯倫河)發現了本雅失里的蹤跡,終於在斡難河畔——當年成吉思汗的龍興之地,追上了本雅失里。本雅失里被成祖打得全軍覆沒,本雅失里帶著七個人向西逃跑,投奔瓦剌,結果被馬哈木殺死。權臣阿魯台則遇到了回軍路上的大明軍隊,被成祖打敗。

這一次北征打得非常艱苦,因為明軍在臚朐河發現敵人蹤跡的時候,為了追上敵人,成祖下令軍隊輕裝前進,只帶20天的糧食,所以到最後回軍的時候,糧食都吃光了。《明史紀事本末》中說,「上在師中,每日暮猶未食,中官具進膳,上曰,『軍士未食,朕何忍先飽!』」大軍到達擒胡山時,永樂帝命人在山石上刻下16個字,「翰海為鐔,天山為鍔,一掃胡塵,永清沙漠」。

永樂十二年,永樂帝第二次親征攻打馬哈木,馬哈木慘敗。後來,永樂帝又三次親征攻打馬哈木,馬哈木學乖了,反正只要你來,我就跑,所以這三次明軍北征連敵人的影子都沒有看到。永樂帝第五次親征的時候,已經是永樂二十二年,在回軍的路上,永樂帝病逝在榆木川(今開平的北面)。

◎鄭和遠航揚國威 明朝艦隊震四海

除了對安南和漠北用兵之外,永樂帝還經略雲貴,在雲南設宣慰司,以土人為首領加以羈縻;又用兵貴州,設布政使司,將貴州變為中國的一個省。除了武力征戰之外,更讓各國得以瞻仰大明國威並紛紛朝貢的則是著名的「鄭和下西洋」。

鄭和原名馬三保,雲南人。太祖皇帝遠征雲南時,鄭和被俘。之後鄭和被閹割進宮,跟隨燕王。「靖難之役」時,馬三保曾經立過一些功勞。他的師父就是著名的道衍和尚,後來,鄭和就信了佛教,皈依三寶,所以後人稱他「三寶太監」。

鄭和受命於成祖,造船下西洋,其中原因有人傳說是因為建文帝沒有死,從地道逃亡海外,所以讓鄭和去找他。

據史書記載,中國的造船技術在漢代就很發達。有人說,在商朝的時候就已經很發達了,因為在內陸發現了大量的深海貝殼,但是我們找不到相關的文獻記載。而《漢書·地理志》中清晰地記載說,當時大漢的船已經可以到達馬六甲海峽,甚至遠到錫蘭(今斯里蘭卡),也就是說,已經能夠穿過馬六甲海峽到達印度洋了。後來的隋朝、唐朝、宋朝造船技術都很發達,但是,在明朝以前,中國的大船雖然可以在海上航行很長時間,但基本上是沿著海岸線走。到了明朝,從現在的文獻分析來看,我認為當時已經有了不需要沿著海岸線的跨洋遠行的能力了。因為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回來的時候,帶著東非的人來中國朝貢。如果從中國去非洲順著海岸線走,應該是先到中國南海,繞過馬六甲海峽,進印度洋,然後到斯里蘭卡,再沿著印度次大陸到達中東,從亞丁灣到達東非。但是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才走這條路。他當時奉命去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需要找懂阿拉伯語的翻譯。他第三次沒有走這條路線,卻已經到了東非,說明當時已經有了跨洋遠行的能力。有學者考證說,他不止到了東非,還曾經到過澳洲、西非。一個英國學者寫了一本書說,鄭和曾經到達過美洲,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要早。

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在南京開了一個龍江船廠造大船,因為他在「龍灣戰役」中看到了陳友諒的大船,很是震驚。據記載,鄭和出海時,最大的船長44丈(1丈是3.2米)、寬18丈,有9個桅杆,船高4層,有12張帆,據估算,它的排水量大約為1,000噸左右。有人說,是不是太誇張了?2010年,在南京發現了一個墓,墓碑顯示裏面埋葬的是鄭和的一個副手——太監洪保。他記載,當時鄭和所乘坐的船叫大福號,排水量是2,500噸。鄭和的艦隊堪稱無敵艦隊,一次遠航帶27,800人,上面有水手、醫生、廚師、翻譯等各種人員,從人數上來講,跟航母差不多。一艘中型航母編隊為7,500人,一艘大型航母編隊為2萬人。

鄭和的艦隊在航行過程中打敗了一些國家和一些海盜。他曾在馬六甲海峽打敗過以陳祖義為首的海盜;曾經跟斯里蘭卡作戰,俘虜了斯里蘭卡的國王;跟蘇門答臘作戰,俘虜了蘇門答臘的王子。總之誰要敢對大明不恭順,他船上的軍隊就足以消滅或征服他們。

鄭和航行的主要目的當然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宣揚大明的國威,然後帶其它國家的人到大明去朝貢。當時由於鄭和下西洋而來大明朝貢的有三十多個國家。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是在宣宗年間,宣德年間,鄭和在回來的路上病死。

永樂帝開創了一個文治武功都非常輝煌的「永樂盛世」。我們經常講這樣一句話,「盛世之下必有危機」。那麼當時的大明朝面臨著怎樣的危機呢?請看下一章《土木之變》。(待續)

編注:本文根據章天亮博士的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之《隋唐盛世》視頻版整理而成。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電視台製作的視頻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隋唐盛世》和《兩宋繁華》四部,第五部《大明王朝》也已於2019年底面世。◇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